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特斯拉最近放出了个大招:要求美国工厂生产的车型,2年内把所有中国产零件全换掉,现在已经开始悄悄用其他国家的零件替代了。这消息一出,不少人都懵了——之前还天天夸中国供应链靠谱,怎么突然就“一刀切”?马斯克这波操作,到底是针对谁,背后又藏着啥门道?
![]()
咱们得先搞清楚,这事儿不是针对所有特斯拉车型,只限于美国工厂生产的车,咱们国内上海超级工厂造的Model 3和Model Y完全不受影响,而且上海工厂的零件国产化率早就超过95%了。想想5年前特斯拉上海工厂刚投产时,还得依赖不少进口零件,现在从电池、电机到雷达,几乎全是“中国制造”,长三角300公里内就有500多家供应商,零件交付周期从45天压缩到7天,成本还降了40%。更厉害的是,国内400多家一级供应商里,60多家都进了特斯拉全球供应链,连奔驰、宝马都在用这些中国零件。可以说,中国供应链帮特斯拉把上海工厂打造成了全球效率最高、赚钱最多的工厂,现在突然要在美产车型上剔除中国零件,实在让人意外。
其实这背后,马斯克也是被现实逼得没办法。最核心的原因就是美国的政策压力,说白了就是为了拿补贴、避关税。美国有个《通胀削减法案》,里面写得明明白白,想拿7500美元的购车补贴,汽车零件就不能有“外国关注实体”生产的,中国直接被划进了这个名单。要是不换中国零件,美国消费者买车就少拿一大笔补贴,销量肯定受影响。而且这两年美国对中国商品加税越来越狠,电动汽车关税都从25%涨到了100%,光电池成本每辆车就得多花50万元,特斯拉根本扛不住。加上最近国际形势紧张,芯片供应时不时出问题,马斯克也怕供应链被“卡脖子”,想把零件来源分散开,不都依赖中国。更关键的是,不只是特斯拉,通用汽车也要求供应商2027年前剔除中国零件,美国汽车行业都在这么做,特斯拉只是跟着大趋势走。
![]()
但这事儿没那么简单,马斯克心里打得精着呢,搞的是“全球双轨策略”:在美国那边,赶紧换零件迎合政策,建“政治正确”的供应链,还游说中国供应商把工厂搬到墨西哥,这样既不算中国产,又能继续用中国企业的技术和产能;在中国这边,反而把供应链做得更“中国化”,上海工厂不仅满负荷生产,还在加大研发投入,毕竟中国是特斯拉第二大市场,而且中国供应链的优势,短期内根本没人能替代。要知道,现在全球94%的磷酸铁锂电池产能都在中国,换成其他国家的零件,特斯拉美国产车型的成本可能要涨42%以上,车价一高,消费者买不买账还不好说。
而且咱们中国供应商也没坐以待毙,像宁德时代这样的企业,已经开始在墨西哥建厂,把电芯运到那边组装成电池包,再卖给特斯拉美国工厂,既绕开了关税,又保住了订单。说到底,马斯克这刀看似砍向中国零件,其实是砍向了“单一供应链的风险”,是被地缘政治和政策压力逼出来的无奈之举。中国零件的性价比、技术水平摆在这儿,不是说换就能换掉的,就算换了,特斯拉也得付出成本上涨、效率下降的代价。
这场供应链调整,到底是特斯拉的双赢布局,还是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你觉得2年内特斯拉能彻底替换掉中国零件吗?中国供应商又该怎么应对这种变化?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官媒信息来源
1. 凤凰网科技+2025年11月16日+《特斯拉要求供应商在生产美国汽车时排除使用中国制造零部件》
2. 网通社汽车+2025年11月16日+《特斯拉要求美国产车型停用中国零部件,加速供应链“去中国化”》
3. 上海证券报+2024年11月26日+《特斯拉与中国400余家一级供应商合作,60余家融入全球供应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