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通讯员 张娟玲)彬州市狠抓实施“文艺宣讲+媒体传播”双向联动模式,将移风易俗理念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中,通过接地气的表演、鲜活的故事和通俗的语言,让群众听得懂、愿意听、记得住。同时,借助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多种媒体平台,实现线下宣讲与线上传播同频共振,让文明新风尚在城乡角落生根发芽、蔚然成风。
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家门口传递新风尚
彬州市各镇(街道)组织文艺轻骑兵、民间艺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组成宣讲小分队等,深入镇村文化广场、驿站、集市庙会、农家院落开展“文艺+宣讲”活动。
最典型的是豳风街道机关干部专门组建的移风易俗巡演队,在辖区各村轮流开展专场演出。演员们带着精心编排的节目走进村中小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用村民听得懂的方言、熟悉的生活场景演绎新风尚,每场演出都吸引百余村民到场观看,让移风易俗理念跟着巡演脚步,走进每一个家庭。
节日舞台:欢声笑语中提升新认知
在各类节日活动中,部分镇以移风易俗为纽带,将移风易俗融入理论宣讲与文化展演,既有引人深思的小品,也有温情动人的宣讲,让群众在节日氛围中自觉摒弃旧俗。
中秋、国庆文化汇演中,城关街道和北极镇的小品《破陋习·树新风》以幽默方式再现高价彩礼困境,赢得观众共鸣,快板《杜绝婚闹陋习 推进移风易俗》节奏明快,朗朗上口,通俗宣讲《厚养薄葬传新风,文明殡葬润彬州》《中秋话新风:移风易俗政策暖民心》《中秋月明映新风,乡里情深话文明》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移风易俗大道理,引导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提升文明认知。
媒体发力:微信传播中强化关注度
彬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投资13万元购买直播、拍摄设备,邀请专业公司开发运营彬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安排专人现场对活动进行全程录播、拍摄照片,活动结束之后又将活动视频剪辑成2至3分钟短视频,在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推送,编辑成内容丰富的图文稿件在彬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公众号等网站上发布。今年以来,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超6000余次,转发量突破2万余次。
如今,彬州市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邻里互助等新风尚蔚然成风。群众普遍反映:“这样的宣传方式接地气、有温度,我们愿意听、愿意学、愿意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