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商州区夜村镇将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以价值引领铸魂、示范带动聚力、服务引导暖心,持续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让文明新风浸润乡村肌理。
文艺融合聚民心,文化活动有温度。创新“文艺汇演+”模式,激活乡村文化活力。全年策划“庆‘七一’红色文艺演出”“九九重阳颂美德”等主题活动30余场次,让文化盛宴直达田间地头。代街村更是巧思频出,编排快板《人居环境大整治》《普法强基在行动》、小品《金耳朵》等接地气的节目,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传递新风尚。演出后增设“共享大烩菜”环节,干群共餐拉家常,既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又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旧物改造精提升,边角空间焕新颜。变“闲置边角料”为“文明风景线”,让乡村颜值与内涵同步升级。杨塬村巧用荒坑荒片、废弃宅基地“见缝插绿”,打造停车场、小菜园、休闲小广场,更以树枝、磨盘、老瓦片创意搭建花台与墙面布景,融入网络热词与传统文化元素,建成“网红打卡+文化宣传”双功能景观墙;洞底村、张嘴头村布设移风易俗主题广告牌,陈巷村扩建乡村大舞台、增设健身器材,代街村盘活闲置空间打造乡贤活动室、爱心菜园,实现“环境美”与“文明美”同频共振。
典型选树扬正气,榜样力量引风尚。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3年来,共培育镇级先进典型131户(人),以凡人善举点亮道德灯塔。以村规民约修订为突破口,明确彩礼上限、宴席标准,靶向遏制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陋习,累计涌现红白事简办、新事新办案例50余例,既为村民减轻了经济负担,又让邻里关系更加和睦、乡村风气更加清朗。
志愿服务暖人心,精神家园添活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建党委志愿服务队,开展政策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医疗健康等志愿服务200余场次,惠及群众近万人次;活用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阵地,举办“全民阅读”、节日民俗、文艺汇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150余场,破解公共文化服务“吸引力不足”难题,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充实、更有质感。
下一步,商州区夜村镇将以“巩固成效、深化拓展、长效常态”为核心,持续把移风易俗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从文化传播、机制完善、场景延伸、服务升级四个维度发力,推动文明新风扎根更深、覆盖更广。
(戴明月)
责任编辑:任行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