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1日
湖北省钟祥市旧口镇居民姚某某
手持一面印刻
“感谢寻母之恩,彰显人间真情”的锦旗
交到鄂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手中
这面满载敬意的锦旗
见证着一个家庭
跨越十年的漫长等待
更是对救助站工作人员
十年如一日、接力寻亲的最高褒奖
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
姚某某走失十年的母亲终于结束漂泊
与亲人温暖重逢
![]()
2015年寒冬,鄂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街头巡查时,发现一名衣衫单薄、神情恍惚的流浪人员。经初步甄别发现该女子存在言语障碍,无法说清姓名、住址等关键信息,也无任何身份证明。工作人员当即践行“民政为民”初心,将其接入站内,妥善安排食宿,开展医疗检查与健康照料等基本保障,为无依无靠的流浪者筑起温暖港湾。
常规寻亲屡屡碰壁,全国救助寻亲网登记、线索排查等方式均未突破,但救助站从未放弃。一方面,将受助人员安置在专业照料机构,保障日常照料与医疗需求;另一方面,紧盯DNA比对、人脸识别等技术升级,持续更新寻亲信息。2018年,为保障其合法权益,救助站为其办理落户手续,纳入特困人员保障体系,并移交到福利中心供养,让这位“无名氏”在鄂州有了稳定生活与“家”的归属感。
2025年初,转机终于到来。鄂州市救助管理站启用升级后的人脸识别系统,批量DNA比对,荆门市公安部门传来消息,提示该受助人员与钟祥市十多年前走失居民高度吻合。这一关键线索让工作人员备受鼓舞,立即启动跨市协作,迅速与钟祥公安部门、民政部门取得联系,祥细同步传送受助人员的体貌特征、生活习惯等信息。
经两地民政部门核实,亲属现场认亲和复核,最终确认这位正是姚某某全家寻觅十年的亲人。消息传来,姚某某在电话中哽咽不已,十年牵挂终有回响。
身份确认后,鄂州市救助管理站迅速制定护送方案,考虑到受助人员身体状况与家人期盼,派出专人专车全程护送。“每个滞留人员背后都有个牵肠挂肚的家庭,有一线希望就尽百分百努力。”救助站负责人说。返乡途中,工作人员悉心照料饮食起居、安抚情绪。车辆驶入钟祥市救助部门时,等候多时的姚某某一家立刻迎上,母子紧紧相拥,泪水模糊双眼,十年思念在重逢瞬间化为满心喜悦,在场者无不动容。
此次寻亲成功,是鄂州市救助管理站“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的生动实践。十年来,该站坚持“先安置、后寻亲”,借科技力量打通寻亲堵点。近五年,已为86名长期滞留人员找到亲人。面对感谢,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表示,锦旗是赞誉更是鞭策,未来将持续完善寻亲机制,深化科技赋能与跨区域协作,让更多流浪人员被温柔以待,让阳光照亮每一条回家路。
来源丨鄂州民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