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云上胶州”
![]()
用心、用力、用情
记录时代 拥抱岁月
大家好,我是电视节目主持人高春绪,记者,都是讲述别人的故事,今天站在这里讲述自己的故事,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因为在座的各位有的年龄比我长、阅历比我深、专业能力也各有所长,所以与其说讲自己的故事,倒不如分享一个记者的从业经历吧。
![]()
2013年参加工作,2015年我接触了《最美胶州人》栏目,这个栏目播出的都是一些感人的故事,但是我每次播的时候总是平平无奇,我就找到了张东殿主任,他告诉我:“春绪,你要记住文字是没有感情的,想要讲好故事,你需要把故事和感受装进去,这样你的作品才会富有感染力和充满力量”,当时听到这段话犹如醍醐灌顶,从那以后,我开始尝试着自己写、自己编、自己播,果然创作的作品有了更多情感和力量。这才有了接下来用心、用力、用情这三个故事。
![]()
中间这个孩子是小浩,旁边这位是宋学信,当天我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张照片宋学信背着小浩,题目是“校车爸爸”。当时我觉得这个内容非常有新闻价值,我就联系了交运公司,第二天我们见到了宋学信,180的大个、退伍军人、快60了,身材魁梧,因为小浩患有渐冻症,父母都是外地人,在胶州打工,没有时间照顾他,校车司机宋学信就承担起了接送他上下学的任务,每天从宿舍楼到停车点,从下车点到教室,不到500米的路程,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行为,宋学信一坚持就是两年,因为小浩很胖,120多斤,在采访当中,可能是面对镜头拍摄有一些紧张,蹲着、起来第一次没有完成,第二次手一使劲,滑了一下,摔倒了,一下子划出了一道10多厘米的口子,这个朴实的农村汉子起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孩子没事吧,孩子没事吧,当时我就把这段同期声原封不动地放在了新闻里,节目播出之后,收到社会的强烈反响,有给小浩免费理疗的、为他捐款的、去看望他的,人民网、人民日报转发视频后,阿里巴巴慈善基金会看到宋学信的善举给了宋学信5000块钱,当晚,宋学信就沟通我这5000块钱怎么办?后来我俩一商量凑了6000块钱整给小浩送去了,就有了当时的这张照片。小浩妈妈说“是这些人,让我有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和勇气”。
![]()
内蒙古的李女士有一个“来自星星的孩子”,2019年,为了让孩子治病方便,她卖掉老家的房子、田地凑了60万元的首付款,在我市购置了一套房产,2020初新冠疫情暴发,全国都处于限制人员流动的状态,李女士来不了胶州,售楼处经理跟她交流说,面对这种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可以帮着申请退款,没办法,李女士在网上签署了电子条约,等到5月份的时候,全国陆续解封了,李女士就来到了胶州办理退钱流程,可这时候,售楼处却是一拖再拖,一会一个理由。半个月下来,钱也领不到,房子也被卖了,无奈之下,她求助到了我们,第一次我和我的同事林洪禄来到了售楼处,第一次见面非常顺利,售楼处表示很快就退,当时我太开心了,这么顺利就办完了,可是第三天,李女士就联系我说“售楼处说不退了,原因是最后一个领导不签字”,当时我特别气愤,再次来到了售楼处讨要说法,这次他们变了另外一副嘴脸,不接待、不交流、恶语相向,更过分的是,他们不知道怎么获取我的个人信息,还发短信恐吓我,李女士很失落地对我说“高记者,要不就算了吧,不麻烦您了,我再想想别的办法,别给您个人带来影响”,在那种环境下,听到那种声音,反而让我觉得这件事必须帮她,当时我跟她说“打官司,律师我帮你找,肯定帮你把钱要回来”为了照顾孩子,她只有先回到内蒙古,我帮她找到了我的律师朋友,她也把这件事情全权委托给了我,从20年到22年期间,我和律师不断地交流沟通,最终在律师的调解下,2022年8月抛去违约金58万元购房款还给了李女士。
![]()
姜丰,胶莱街道一个励志的农村青年,从小患有脑瘫,行动不便。就是这样一个身残志坚的人,从行动不便的村民到快递员再到快递包片经理。采访当天,见到了他们一家人,妻子智力残疾、女儿一切正常,我当时想怎么样体现他对家人的爱,我就跟他交流这个话题,他说的最多就是妻子和女儿,两个人一个喜欢吃西红柿鸡蛋面一个喜欢吃荷包蛋,所以我们的故事就从下面开始了,从早上7点一直到晚上12点我们记录他送快递的过程、去疫情卡口坚守的瞬间,采访中我们交谈最多的就是面对人生和感恩,他和我说,我虽然没有一个好的开始,但是再不济、再不济,不是咱还活着吗?活着咱就好好活着,因为还有很多咱爱的人。第二个就是感恩,前几年他父亲生了很严重的疾病,需要很多钱,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是全村人给他捐款凑了10多万的医疗费,帮他度过了难关,尽管父亲最后还是走了,但是这份情,他牢牢地记在心里,所以为了感恩村庄,每天送完快递,他就到胶莱高速卡口去值班,采访结束的时候,我就问他,你现在最需要什么?他说“我需要一辆车,一辆能跑得远的车,一辆能拉货多一些的车”,回到单位第二天新闻播出后,全中心被姜丰身上这种精神感动,带着姜丰的需求,我找到了中心领导,中心领导立即召开全体职工会议,大家一致表示要为姜丰捐款,中心一共200多人,募集善款20550元,带着大家的爱,我们一起给姜丰定制了一辆锂电池的电动车,提车那天,我让姜丰自己去开的,脸上那种喜悦,那种开心,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您知道嘛,当时我觉得做一个记者、做这件事真值。
通过分享这三个故事宋学信和小浩、我和李女士、融媒体中心大家庭和姜丰的故事,让大家感受我们媒体人用心、用力、用情讲述胶州故事,特别喜欢四个字来形容我们媒体人的心境和情怀,就是“念兹在兹”。在未来,我们媒体人要讲述更多感人的事情、暖心的故事,分享小城温暖,感受平凡日子里的光。
胶州融媒报道
编辑:赵奕菲
责任编辑:李凤艳
![]()
![]()
![]()
![]()
《胶州故事》新闻线索征集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
如果您身边有这样的好人、好事、感人故事,请告诉我们。
让我们,一同记录感人故事,携手传递温暖瞬间!
新闻热线:
82288958;82201212;
82288562;82200001。
重要提醒
鉴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粉丝需经常留言和点亮“在看”“点赞”,才能每天看到我们的推送,所以,请将“云上胶州”加为星标并点亮页面下端的“在看”“点赞”,确保每天收到最新鲜、最重要的胶州资讯。
新闻线索、广告合作:
0532-82201860
别忘了点亮和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