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3 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突然在社交媒体发声,宣称遵照特朗普的命令启动 “南方之矛” 军事行动,理由是 “保卫美国国土” 和 “清除西半球毒品恐怖分子”。
![]()
但这事儿压根没表面那么简单,这个行动代号早在今年 1 月就出现过,当时只是小规模缉毒行动,
如今美军 1.5 万兵力集结加勒比海,福特号航母也已到位,连最铁的盟友英国都急着撇清关系,这背后显然不只是缉毒那么简单。
一、行动疑云:同一个代号,两套完全不同的方案?
先把这两个 “南方之矛” 掰扯清楚,今年 1 月美国南方司令部就搞过一次同名行动,内容是部署无人舰艇和飞行器在责任区搞海上监控、缉毒,那会儿特朗普还没下令派两栖打击舰群,规模小得不值一提。
![]()
但 11 月 13 日官宣的这个 “南方之矛” 完全是另一回事,由联合特遣队和南方司令部共同领导,还直接绑定了特朗普的命令,话里话外都透着 “要动真格” 的意思,甚至暗示要打击陆地目标。
更关键的是,五角大楼和白宫至今没回应这两个行动的关系,美媒都在猜要么是给现有行动贴新标签,要么是更大规模行动的开端,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缉毒,而是针对委内瑞拉的军事施压。
二、兵力就位:1.5 万大军 + 福特号,加勒比海剑拔弩张
美军的动作可比嘴炮实在多了,11 月 11 日原本在北非海域的 “福特” 号航母打击群已正式抵达加勒比海,这可是美国最先进的航母,带着 F-35 隐形战机、B-1B 轰炸机和核潜艇。
![]()
加上之前部署的海空力量,美军在当地集结的兵力已超 1.5 万人,这是几十年来美军在加勒比地区最大规模的兵力集结,架势摆得相当足。
其实美军的 “热身” 早就开始了,从 9 月初到现在,他们已在加勒比海和东太平洋击沉约 20 艘所谓 “贩毒船”,造成 70 多人死亡,这些行动大多针对委内瑞拉相关船只,一边喊着缉毒一边往敏感地区派航母,任谁看都不对劲。
三、盟友预警:英加集体断供情报,历史重演暴露动武信号
最能说明问题的还是美国盟友的反应,11 月 11 日英媒披露,英国一个多月前就停止了和美国的情报共享,理由直白得很:不想成为美国袭击疑似贩毒船只的同谋。
要知道英国在加勒比有多个海外领地,情报网络一直是美军的重要支撑,现在突然 “割席” 可不是闹脾气,而是嗅到了战争的危险,联合国人权机构早就说过,美军这些行动违反国际法,属于 “法外处决”。
![]()
更有意思的是这事儿不是第一次发生,2003 年美国打伊拉克前德法就拒绝共享情报,今年 6 月美军空袭伊朗核设施时,英国也短暂断过情报,这几乎成了规律:美国要动武,盟友先 “跑路”。
现在不光英国,加拿大和哥伦比亚也跟着跟进,加拿大明确说情报不能用于美军的致命打击,哥伦比亚总统 11 日直接下令暂停与美国的情报合作,连法国外长都在 G7 会议上表态,批评美军行动违反国际法。
四、指挥换血:司令因反对动武被炒,特朗普要独揽 “战功”?
军事行动还没开干,美军指挥层先换了人,今年 10 月美国南方司令部司令霍尔西突然宣布卸任,他可是拜登去年年底刚任命的,任期还没满一年就匆匆下台。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霍尔西是因为不支持对委内瑞拉动武才被解雇的,虽然他会留任到 12 月,但五角大楼已经悄悄调整了指挥权,把 “缉毒行动” 的主导权交给了海军陆战队远征部队。
这波操作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一旦对委内瑞拉动武,所有 “战果” 都得算在特朗普头上,和拜登政府彻底撇清关系,说白了就是纯粹的政治考量,为了让特朗普独揽功劳。
现在的局势已经清晰得不能再清晰:美军兵力到位、行动代号官宣、盟友提前避险、指挥层完成调整,特朗普本人也多次暗示 “差不多下定决心”。
![]()
但要说马上就开打也未必,特朗普还在权衡风险,国际社会的反对声也不小,委内瑞拉这边也没闲着,11 日起就启动了大规模军演,全国进入防御状态。
接下来最该关注两个关键信号,一是美军是否开始封锁委内瑞拉海岸,二是白宫是否正式通知国会,毕竟按美国法律,总统动武需要国会授权。
这场围绕加勒比海的博弈已经到了临界点,到底是单纯的 “秀肌肉” 施压,还是真的要兵戎相见?答案可能就在接下来的几周内揭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