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忙忙碌碌图个啥?有人追名逐利,有人求个安稳,可到头来,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像少了点什么。我琢磨着,缺的恐怕就是那股子“纯粹”和“深情”。活得糊里糊涂,爱得漫不经心,日子就像温吞水,没滋没味。可你要是真把一颗心干干净净地捧出来,对人对事,都投入那么一股子不管不顾的热忱,这日子,立刻就活色生香起来。
![]()
我说的纯粹,不是傻乎乎的不懂世故,而是心里头明白世道的复杂,却依然选择用简单干净的心去对待。深情呢,也不是黏黏糊糊、纠缠不休,而是认准了,就愿意花时间、花心思,深深地扎进去。
![]()
你看那园子里的老师傅,伺候一盆兰花,能一蹲就是大半天。他不是在干活,是在跟花儿说话哩。啥时候浇水,啥时候见光,那分寸拿捏得,比对自己还上心。旁人看来,这多累啊。可老师傅心里美着呢,看着花苞一点点绽放,那份喜悦,多少钱也买不来。这就叫纯粹。他的心思全在花上,没掺半点杂念。这份专注,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
再说说咱身边的事儿。老张头,退休好些年了,迷上了做木工。不是打家具卖钱,就是做些小凳子、小盒子,送给邻居朋友。一块木头,在他手里刨啊,磨啊,反复端详,像看一件宝贝。做好了一样东西,自己摸着光滑的表面,能乐呵半天。你说他图啥?不就图那个专心做事的过程,图那份把普通木头变成有用物件的欢喜么?这份心意,接到的人也能感觉到,那凳子坐上去,都觉得格外踏实。
![]()
这道理,放在人跟人的关系上,就更明白了。现在有些人交朋友,看的是对方有没有用,能不能帮上忙。这交情,就像纸糊的灯笼,看着亮堂,一阵风就能吹灭。真正的交情,得是掏心窝子的。我认识一位老太太,老伴走了十几年了,她每天还习惯摆两副碗筷,吃饭时跟空椅子说几句话。孩子们觉得她魔怔了,劝她想开点。老太太说:“我不是想不开,我就是觉得,他还在我心里头坐着呢。”这份情,穿越了生死,你说深不深?它不打扰谁,就是那么安安静静地,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有这样的深情打底,她一个人过日子,心里也是满的。
![]()
反过来看,为啥现在很多人觉得没意思?手机里朋友成百上千,能说句知心话的,翻来翻去找不出一个。热闹是他们的,自己什么都没有。问题就出在,投入的感情太稀薄了,像兑了水的酒,啥味儿都没了。你对事不认真,事就回报你以敷衍;你对人不真心,人就回报你以客套。
![]()
把这颗纯粹深情的心,放到更大的天地里,也一样行得通。就说对待咱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街坊邻里住的这个社区。以前住大杂院,谁家做了好吃的,左邻右舍都能尝一口。东家缺棵葱,西家少头蒜,推开院门说一声就拿走了。那时候日子不富裕,可人情厚实。现在住进了高楼,门一关,谁也不认识谁。但你要是主动点,见了面打个招呼,楼下邻居搬重物搭把手,这冰冷的水泥盒子,慢慢也就有了温度。你对这片地方有了感情,它就不再只是地图上的一个点,而是充满了记忆和牵挂的家。
![]()
再往大了说,对待咱们的文化传承,也需要这份心。现在年轻人喜欢过洋节,觉得新鲜时髦。这没啥,但咱自己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不能丢。那不是老古董,是咱们的根。比如书法,你静下心来,磨一池墨,铺开宣纸,一笔一画地写,那股子宁静安详的气韵,是从屏幕里感受不到的。又比如听一段京戏,那咿咿呀拉的唱腔,那精美的行头,里头是几百年的故事和韵味。你带着感情去接触它,它就会活过来,跟你对话。这份文化的滋养,能让人的精神立起来。
![]()
所以说,人活着,活的就是一个“情”字,和一个“真”字。名利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都是身外物。唯有你在那些美好的人、事、物上投入的纯粹深情,会沉淀到你的生命里,变成谁也拿不走的财富。它让你在平凡的日子里,品出甜味;在孤独的时候,心里有靠;在漫长的岁月里,觉得自己没白来一趟。
![]()
这就好比酿酒,粮食是普通的,水也是普通的,可经过时间的发酵,就能酿出醇厚的美酒。咱们的生命也就是那些普通的日日夜夜,但用一颗纯粹的心去经历,用深情去酿造,这普通的日子,也能过出醉人的滋味来。
![]()
别等到老了,回头一看,一辈子都在赶路,却从来没仔细看过路边的风景,没真心爱过身边的人。那才叫一个亏。就从现在开始,对身边的人多一份关心,对手里的事多一份认真,对脚下的土地多一份热爱。把你那颗心,好好地、踏踏实实地安放在当下。这么活着,才带劲,才不枉费到这世上来走一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