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住建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城市更新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家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原拆原建"这个概念。
消息一出,很多老房子的业主都激动了,以为新一轮拆迁大潮要来了。但等他们仔细研究政策后才发现,这次跟以前的拆迁完全不一样。
中国老房子的处理方式,一共就几种。最早是拆迁赔钱,钱给够让你搬走。
后来搞老旧小区改造,刷刷墙面,加装一些电梯,可是由于基础框架不能动,也只能修修补补地维持。然后就是原拆原建,既可以继续住在熟悉的街区,又能住上新房子,听起来一举两得。
![]()
但为什么没有大力推广呢?原因很简单,钱和人的问题很难解决。
现在很多人还抱着拆迁致富的想法,把原拆原建理解成原地拆迁。其实他们这么想也没错,你想想拆迁发财也就是10多年前的事,没过去多久。这个时候你跟他们说得自己出钱才能拆,大家心理上接受不了。
杭州浙工新村就是个典型案例。这个小区住的大多是浙江工业大学的退休教师,70平米的房子,花80万扩建成100平的,能赚170万,回报率有200%了。但前提,是你先得拿出80万。
这里要纠正一个误区,很多人觉得原拆原建只需要出个建安费,每平米顶多三千块,但在实际操作里,都已经拆倒重建了,一般都会顺便扩面把房子盖大一点。
而且以前的老房子没公摊,说70平就是实打实的70平,改成带电梯的新房后,公摊一算,相当于少了个卫生间,不增加面积的话,住起来比以前还挤。
![]()
增加面积就得按市场价掏钱,比如杭州你扩个30平,那就是80万。要是换上海五六万一平,就奔着一百几十万去了。这对很多老小区来说是天文数字了,很多人几百块物业费都不交的,几万块加装电梯都僵持个好几年。
有人说找政府出钱,像北京上海的几个项目,都是政府出大头甚至是全出了。
但不是所有地方都像他俩这么有钱的,即便是杭州的原拆原建,居民政府也是82开,大部分都是居民自己承担了。所以小城市就更不用想了,政府可能真就只能帮你盖个章。
上海静安区的彭三居民区是个比较特殊的案例。这个小区建于1996年,虽然房龄不算太老,但因为建筑质量问题,被鉴定为C级危房。
2023年,静安区政府启动了原拆原建项目,由政府全额出资,居民不用掏钱。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因为这个小区属于房屋安全问题,政府必须介入解决。
![]()
还有人问,能不能一分钱不出?比如重建的时候,把以前的六七层盖成十几层,多出来的房子让开发商拿去卖,用地块价值抵成本。
现在的确有这么干的,就是牺牲整个小区的容积率和光照,来换取少出点钱。但是也仅仅局限一线城市,而且开发商也不一定愿意干。
因为现在只有改善型楼盘好卖,原拆原建的小区,在面积户型公共设施上限制太大了,跟现在的四代宅没法比,不是那么好卖的。
所以开发商也不是傻子,要是这么干真能赚钱,都不用等国家政策,早就去小区驻点拉横幅宣传了。
即便你把钱和开发商的事情都解决了,那最麻烦的事情还在等着你,那就是让所有人达成共识,比登天还难。
![]()
老旧房子的产权乱得很,既有公房又有私房,还夹杂着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很多房子还租出去了,你都找不到产权人。
你从定改造方案、算每家该出多少钱,到安排临时住处,每一步都要所有人点头,杭州浙工新村住的大多是大学老师,按理说都是通情达理的人,光协商就耗了八年才谈拢,更别说那些住户成分复杂的小区了。
广州越秀区的一个老旧小区,从2020年开始讨论原拆原建,到2025年还没谈拢。这个小区有80多户居民,产权情况很复杂,有的是房改房,有的是商品房,还有的是租户。
光是统一每家该出多少钱这个问题,就开了几十次业主大会,最后还是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有的业主觉得应该按建筑面积分摊,有的觉得应该按套内面积分摊,还有的觉得一楼和顶楼应该少出钱。各种意见争执不下,项目就一直搁置着。
![]()
最近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秦虹,就在采访里说得很明白,现在根本没有大规模搞原拆原建的条件,只有少数房子能搞。就是只有那些住房产权相对清晰,居民意愿高度统一,然后原住民经济条件还不错的小区。
你可以对照这三个要求,看看自己小区能不能符合。我是觉得全国绝大多数老旧小区,都得再等个十来年。
因为你按房龄算,80年代的老房子的确是很破旧,靠修修补补很难住了,但这类房子很多都是单位房,产权很不清晰。
90年代第一批商品房产权没问题,但现在凑合能住,不是谁愿意掏几十万重建的,而且现在房价还在跌,重建不一定能赚钱了。
只有那些真正拿得出钱,然后只想着改善居住的小区,比如一些央国企或者公务员的退休小区,才能有这个实力。
![]()
深圳福田区的一个央企退休小区,在2024年底启动了原拆原建项目。这个小区住的都是某央企的退休员工,产权清晰,经济条件也不错。
他们从2024年初开始协商,到年底就完成了所有手续,2025年初就开工了。这个速度在原拆原建项目中算是很快的了,主要原因就是业主之间沟通顺畅,大家都有改善居住的强烈意愿,而且都拿得出钱。
原拆原建政策的出台,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个政策更适合那些产权清晰、居民有共识、经济条件好的小区。
对于大多数老旧小区来说,还需要时间来解决资金、产权、协商等一系列问题。政策虽好,但落地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