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11月14日下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进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七里站街道恒通社区“暖宝”幸福驿站,81岁的党员志愿者郝素云等人正操作缝纫机,为居民提供“小修小补”等志愿服务。一旁,还有志愿者制作的各类便民帆布包,免费发放给居民。
![]()
老党员志愿者在“暖宝”幸福驿站公益劳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摄
恒通社区是安徽省原通用机械厂家属生活区,居民中,60岁以上老人占32%,80岁以上高龄老人182人。近年来,以郝素云为代表的老党员响应社区号召,组建“暖宝”志愿服务队,帮社区居民解决生活中的麻烦事儿。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把邻里守望相助,化作破解老旧小区独居老人急难愁盼的“窗帘之约”。
“窗帘之约”志愿服务项目2021年10月发起实施,聚焦辖区高龄、独居、孤寡老人居家养老的痛难点,组织志愿者与老人们立下“窗帘之约”——征得老人及家属同意后,为独居老人定制印有特殊标识的窗帘,老人或家属清晨7点半拉开窗帘、傍晚6点半合上窗帘,志愿者每日巡查开合情况。社区志愿者还建立高龄老人健康档案,收集老人生活需求。
![]()
老党员志愿者在“暖宝”幸福驿站公益劳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摄
郝素云说:“前几天,我们发现一位老人早上没有按时拉开窗帘,经联系得知是儿子带她回老家了,我们和她儿子打趣地说,‘以后带老人出去玩,要及时和我们志愿者请假呀’。”
1780多个日夜的坚守,“窗帘之约”从最初的5人志愿小队,渐渐壮大为26名骨干牵头、近200名兼职志愿者接力的爱心梯队;从最初10户老人的“窗帘暗号”,延伸到32户特殊家庭的日常牵挂;从简单的拉开窗帘报平安,升级为帮买代送、家政照料、陪诊就医、唠嗑解闷的等关怀。
瑶海区是合肥市四大主城区之一,是合肥工业经济的摇篮,常住人口86.2万人,区委、区政府采取多项举措做好民生实事。如今,“窗帘之约”举措在瑶海区全域落地生根,全区精准对接1273名服务对象,4000余名志愿者加入,180支“邻里守望”队伍分头行动,让独居老人感受“近邻胜远亲”的温情。而这份凝聚着邻里善意与养老智慧的创新实践,也正以瑶海为起点在安徽全省传递。
恒通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龚雪观察到,最近,又有不少年轻党员志愿者加入养老助老志愿服务,加上统一招聘的90后、00后社区“小管家”,他们每天在小区内组成‘搭子’,进行巡逻观察,为基层治理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近年来,社区党委构建“1+1+N”服务模式,即1名老党员结对1名青年党员队长、N名志愿者,经验丰富的老党员,向志愿者传授沟通技巧、应急处置经验等。
![]()
老党员志愿者在“暖宝”幸福驿站公益劳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摄
她介绍,社区还引入公益组织、高校社团、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推出“窗帘之约+”服务包,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家居整理、家电维修、健康义诊、心理疏导等延伸服务。
(视频提供:瑶海区委宣传部)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