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西站东广场的熙攘从不落幕,高铁到站的旅客源源不断涌出,奔赴市区的人们有序排队,鲜活的动感里,一抹抹红色志愿者马甲格外耀眼。它们在人潮中穿梭流转,不仅为广场添了亮色,更成了旅客记忆里满含善意的“温情符号”,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郎朗同学,便是这抹红中最动人的一抹。
![]()
2025年11月16日下午3点40分,一位老人倚着出站口立柱,眼神里满是茫然与焦虑。这是她第一次来到哈尔滨西站,要出站寻找接站的家人,却因不熟悉路线陷入两难,身边还堆着不少行李。就在老人手足无措时,身穿红色志愿者马甲的郎朗同学快步走来,为她驱散了无助的阴霾。
作为哈尔滨市远播星火公益志愿服务队的一员,郎朗同学的专业素养源自团队系统化、场景化的严格培训。服务队刘志明老师始终强调“尊重式服务”——不是机械帮扶,而是真正读懂需求、守护尊严。这份理念,早已融入郎朗的志愿服务细节里。
见到老人后,郎朗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先向当班负责人报备情况,获批后迅速与另外两名志愿者组成护送小组,一场持续近一小时的温暖接力就此展开。他主动接过老人最重的行李,轻声安抚:“大娘,您别着急,我给您家人打个电话问问位置,我送您过去。”话音未落,便一手拉起行李箱,另一只手稳稳扶住老人,动作娴熟又贴心。
![]()
![]()
前往出站的路上,郎朗始终走在老人侧前方,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引领距离。“前面有自动电梯,咱们上去就是出站通道啦”,他边走边耐心介绍沿途设施;遇到台阶,便先一步上前提稳行李,回头轻声叮嘱:“您慢点走,注意脚下”。这段对常人不算远的路程,对携重的老人而言格外漫长,而郎朗同学的细致陪伴,让每一步都走得安稳舒心。
![]()
穿过车道时,郎朗同学特意放慢脚步,抬手示意来往车辆减速。令人动容的是,最前方的私家车立刻停下,后续车辆也纷纷减速让行——这一刻,志愿红的善意与城市的温情双向奔赴。郎朗抓紧时机,一边护着老人,一边利落地推起行李,安全穿过车道。
![]()
三十分钟的爱心护送,是哈尔滨西站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更是郎朗青春担当的生动写照。在他和同伴们心中,志愿服务从来不止是一腔热忱,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用青春的肩膀,扛起的不仅是旅客的行李,更是整座城市的温度与情怀。
如今,那抹跃动的志愿红,早已成为哈尔滨西站最温暖的风景;而郎朗同学用专业、尊重与坚守书写的志愿故事,也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在归途上不断传递,温暖着每一颗奔赴家与远方的心。 (记录者:高歆迪)
责任编辑:吴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