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至13日,2025年“我家门口那条路”主题宣传活动,江苏省淮安市洪泽湖旅游公路媒体调研行在淮安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阡陌通途·文旅兴淮”为主题,由淮安市人民政府主办。来自中央及省市的媒体循着洪泽湖旅游公路的脉络,聚焦“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深入挖掘江苏淮安农村公路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密码。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图片来源/交汇点新闻
串珠成链,打造“快进慢游”新体验
洪泽湖旅游公路的精髓在于它将分散的旅游资源有机串联,形成一条完整的文旅产业链。
沿着湖光山色相映的路面前行,淮阴侯韩信故里、“明代第一陵”明祖陵、洪泽湖古堰、林则徐治水纪念碑、蒋坝古镇、方特主题乐园等景点如珍珠般被串联起来。张福河大桥、四山湖大桥等四座桥梁打通环湖交通脉络,打造了“快进慢游深体验”的路网体系,让观景平台、公路驿站成为游客定格美景的网红打卡点。
淮安市首创“大运河慢行文化线路”概念,创新构建了慢行交通与水运交通交融的旅游交通体系。骑行、徒步和水上客运相结合,让游客既可以体验水陆两种旅游休闲方式,又可以体验古码头、船闸、港湾、古堰等大运河水运交通文化。
![]()
图片来源/淮安市交通运输局
以淮安大运河慢行文化线路为例,作为洪泽湖旅游公路的精华段,这条长约30公里的慢行系统,以洪泽区阅湖湾草坪音乐广场为起点,穿越洪泽湖古堰景区,连接蒋坝古镇,终点止于国家级三河闸水利景区北侧桥头,将公路、古堰、大湖融为一体,实现了骑行、徒步与水路客运的无缝衔接。漫行其间,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程都是惊喜。今年5月,该线路荣膺“2025年度交通与旅游融合创新项目”,成为全国交通文旅融合发展的标杆范例之一。
持续修复改造,筑就绿色生态廊道
建设之初,洪泽湖旅游公路就秉持生态优先理念,致力打造“生态旅游大道”。在建设过程中,淮安市交通运输部门充分考虑洪泽湖独特的自然禀赋,优先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土壤的树种,采取生态式、点缀式种植方式,使公路与湖景自然协调,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
近年来,淮安市以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以洪泽湖大堤城区段为例,过去,这里是居民和企业的聚集地,自2013年实施搬迁后,土地一直闲置,遇到大风天气时,扬尘非常严重。随着洪泽湖大堤城区段生态修复示范项目启动,相关部门对该区域进行生态修复,沿线栽植樱花等景观树种,对水塘边坡进行整理,对废弃的塘口进行修复改造。如今,这里绿草如茵、充满生机,崭新的足球场、健身器材、休闲步道等吸引附近居民前来娱乐、锻炼。
![]()
图片来源/江苏省水利厅
此外,在洪泽湖大堤周桥大塘段,洪泽区水利局工程管理科科长卜奎予介绍道:“岸边原来是杂草丛生,湖边密密麻麻停满了住家船和餐饮船。”为了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水利局工作人员一次次登船耐心劝说,一遍遍核算补偿标准,通过几年整治,完成赔付、拆解省定任务内2500条住家船、27条餐饮船,终于让这片水域恢复了清澈。
如今,淮安市融合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工程仍在持续推进。如泗洪县交通运输局提升改造荷花路,助力洪泽湖生态修复与效益提升,建成青戚线、洪泽湖湿地公园旅游公路等绿色生态走廊;并推进大王庄路网接线改造,重点打造绿化和亮化项目,建设路景交融的美丽乡村风景线。
在生态筑路理念的指引下,淮安的农村公路早已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生态廊道。
一路通百业兴,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淮安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铸就了文旅和生态“双收益”,更为沿线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美丽的生态环境为沿线乡镇带来超高人气。百里画廊沿线的河下古镇、蒋坝老街等8个景点景区进入淮安人气前十景区榜单,成为打卡“顶流”。“2025 年环洪泽湖马拉松暨第九届洪泽古堰半程马拉松比赛”迎来全国2000多名参赛者,2025年大运河龙舟赛吸引3万多名市民现场观赛。
集聚的人流量直接助推当地特色农庄、现代民宿等产业快速发展。在蒋坝古镇,云沧海民宿将7个乡村民居小院进行修葺,建设成为苏北唯一一家国家"甲级旅游民宿"。据主理人透露,该区域人气爆满,暑假期间周五周六的客房基本住满,“如果是春天游客更多,起码要提早半个月预订。”
高效的交通运输网,能将生态农产品快速运至周边县道、国省道等干线公路主动脉,极大推动了沿线乡村振兴。洪泽湖旅游公路周边的小龙虾、大闸蟹、螺蛳等渔业基地蓬勃发展。公路旁的蒋坝镇头河村建设了螺蛳产业示范基地,一期占地508亩,可年产螺蛳11.5万公斤、鱼40万公斤,帮助村集体年增收约50万元。在螺蛳美食季期间,蒋坝全镇日均螺蛳销量可达万余斤,部分商家单日销量超300斤。
![]()
图片来源/美丽江苏
从亲水临水的生态廊道到串联美景的旅游大道,从守护安全的防汛通道到带动致富的民生之道,洪泽湖旅游公路见证了一场从“交通线”到“致富线”的精彩蜕变。
自“十四五”以来,淮安市已经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39.95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043公里、桥梁154座,实施安防工程5533公里。当前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2423公里,位列全省第四。道路贯通不仅带来了人气和财气,更激发了乡村内生动力。淮安正以路为笔,持续书写“一路通则百业兴”的时代答卷。
文/吴铭菲
资料来源:交汇点新闻 淮安市交通运输局 淮安日报 泗洪县人民政府 新华日报 淮安市人民政府 紫牛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