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接了个朋友的电话,语气急得快哭了:“我干了6年的公司要裁我,人事只给1个月工资当补偿,说‘这是行规’,我该签字吗?”
挂了电话我直叹气——太多打工人被辞退时,要么慌得随便签字认栽,要么被“公司规定”“行规”忽悠,白白丢了应得的补偿金。其实这事儿根本没那么玄乎,法律早把算法定得明明白白。今天就用唠家常的方式,结合我见过的真实坑,一步步拆给你看,保证你看完自己就能算,再也不被公司套路。
先搞懂第一个关键:不是所有辞退,都能拿经济补偿金。
这就像咱们平时买东西,有的能退,有的不能退,得看“辞退的原因”——这事儿受好几个因素影响,不能一刀切。
第一种:能拿补偿金的情况(公司的问题)。
比如公司经营不下去要裁员,而且没提前跟你商量好;劳动合同到期,公司说不续签了;你生病或非因工受伤,医疗期满后没法干原来的活,公司也没合适岗位给你;还有公司搬迁、换老板,客观情况变了,合同没法履行了。这些情况里,你妥妥有权要补偿。
第二种:拿不到补偿金的情况(自己的问题)。
比如连续旷工好几天、偷拿公司东西,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工作时马马虎虎,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偷偷在另一家公司上班,影响本职工作还不改;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这种情况被辞退,公司一分钱补偿都不用给,先分清自己是哪种情况,别瞎忙活。
搞懂能不能拿,再学核心算法:经济补偿金=月工资×工作年限。
就这一个公式,但里面藏着不少容易错的细节,咱们一个个说,都用真人例子讲。
先算“工作年限”:干多久算多久,有明确标准。
满1年算1个月工资;不满6个月算0.5个月;满6个月但不到1年,按1年算。
我之前有个同事,干了3年4个月,被辞退时公司说按3年算,这就是坑——正确年限是3.5年。还有个休产假的姐姐,公司说产假不算年限,纯属瞎扯!年限从你入职签合同那天算,到解除合同那天结束,中间调岗、升职、休产假、病假,只要劳动关系没断,都要连续算。
再算“月工资”:不是基本工资,是12个月的平均收入。
很多人以为月工资就是基本工资,大错特错!只要是公司给你发的货币收入,都得算——工资、奖金、餐补、交通补贴、绩效、年底十三薪,全算进去。
比如你基本工资5000,每月奖金1500,餐补300,那每月总收入就是6800。如果这12个月里有1个月请假扣了工资,实发4000,也得算进去,把12个月的钱加起来除以12,就是你的月平均工资,不能因为某个月少就去掉。
两个关键提醒:别漏了“封顶线”和“N+1”。
第一个:月工资有“封顶线”,不是工资越高补偿越多。
如果你的月平均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那计算时就按3倍算,而且工作年限最多算12年——哪怕你干了20年,也只按12年算。
比如2024年某地社平工资7000,3倍就是21000。你月工资3万,超过21000,就按21000算;干了15年,按12年算,补偿金就是21000×12=252000元。没超过3倍的,就按实际工资和年限算,没上限。
第二个:“N+1”什么时候能拿?
“N”是正常补偿金,“+1”是代通知金。如果公司没提前30天书面通知你就辞退,除了N,还得额外给1个月工资当“代通知金”。注意,代通知金按你上月工资算,不是平均工资。
我那个朋友,干了6年,月平均工资8000,公司没提前通知就裁他,正确补偿是6×8000(N)+8000(代通知金)=56000元,而不是人事说的1个月工资!
![]()
最后两个实用知识点,帮你避坑:
1. 补偿金是税前工资算的,但不用缴个税——只要补偿在当地社平工资3倍以内,就免征,公司说“要扣税”就是想少发。
2. 公司不按规定给补偿,别忍!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在解除合同后1年内提出,别过了时效。
其实辞退补偿这事儿,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特别简单。它受辞退原因、工作年限、工资标准这些因素影响,有通用规则,也有特殊情况。掌握了算法,被辞退时心里就有底,不会再被“公司规定”忽悠。
打工人挣点辛苦钱,该拿的补偿一分都不能少!你被辞退时,有没有遇到过公司耍套路少给补偿的事?是怎么跟公司交涉的?或者你算补偿时,踩过哪些容易忽略的坑?
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和心得吧,让更多打工人跟着学经验、避套路,咱们一起把维权的底气攒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