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幕降临,63岁的王阿姨又习惯性地泡了一包速溶咖啡,配着刚从超市买回的腊肠,眼里满是享受。家人偶尔提醒她注意饮食,被她一句“都吃了几十年了,没见出什么事”轻描淡写地带过。
可最近一次体检,肾功能指标竟然“亮了红灯”,医生皱着眉头问:“是不是经常吃加工肉或者咸菜?”王阿姨这才心头一紧:“真的有那么严重吗?”她记得邻居李叔就在前不久因慢性肾病入院,如今后悔已经来不及。
![]()
肾脏健康可不是无忧无虑地“吃出来”的,尤其是某些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食物,背后隐藏的危害,许多人一无所知。一份“肾病高危食物清单”曝光后,不少人惊呼:“原来吃这些,竟然真的危险!”
那么,哪些日常美食可能正在“偷走”你的肾?如果你还在每天无忧无虑地吃,尤其是下面第2种,早该警惕了。
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国内外成人健康的一大“隐形杀手”,我国CKD患病率约10.8%,即每10个人中就有1人受到威胁,却有超过80%早期患者难以自知。医学界早有共识,环境、遗传与生活习惯共同影响肾健康,其中饮食结构异常是最易被忽视、又最危险的风险因子。
![]()
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指出:高盐、高蛋白和高磷食物会加重肾脏排毒压力,引发肾小球高滤过,长期下去容易促发肾小球硬化及“肾功能衰竭”进程。
哈佛医学院一项覆盖2万余人、长达18年的调研发现,过度依赖高盐腌制品和加工食品的人,发生肾损伤风险比普通人高出35.4%,而“每多吃一次加工肉制品,肾脏坏死的步伐就近了一步。”
高盐腌制食品
咸菜、腊肠、火腿肠、雪菜、咸鱼等
高盐摄入会诱发肾脏血流动力障碍,增加肾小球“过劳”概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盐摄入不宜超过5克,可调查显示,中国居民日均盐摄入量常年超出9克。长期高盐,除了升高血压,还导致肾小体损伤乃至蛋白尿发生,是名副其实的“肾坏死加速器”。
![]()
含磷添加剂加工食品
零食、可乐、速溶咖啡、奶茶等
食品工业常用磷酸盐等添加剂增味、保鲜。磷摄入过多会让肾脏“超负荷运营”,加速钙磷代谢紊乱。欧洲肾脏协会数据显示,肾损伤患者若每天磷摄入超过1200毫克,肾功能衰减速度提高19.6%,而普通人饮食极易无意中超标。尤其“看似健康的牛奶饮品”“低脂零食”,不少也暗含大剂量磷。
![]()
高蛋白、高嘌呤海鲜与内脏
海参、虾蟹、动物肝脏、火锅涮品等
高蛋白与嘌呤在体内分解后,产生大量代谢产物(如尿酸),增加肾脏负担。研究显示,摄入高蛋白饮食人群发生蛋白尿比率提升48.2%,且急慢性肾损伤出现概率大幅上升。中老年人或原本肾功能不强者,格外需要注意“海鲜+火锅”这类组合的大量摄入。
![]()
看标签,绕开高盐高磷“雷区”
购物时养成习惯,认真查看食品配料表。钠/盐、磷酸盐列在前的零食、快餐尽量少买少吃。不追求“重口味”,可以有效减轻肾脏的“工作压力”。
控制每日蛋白摄入量,合理搭配主副食
普通中老年人每日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为60克左右,避免“无肉不欢,顿顿大补”。多用豆制品、瘦肉、鱼、蛋等低嘌呤食物轮换,减少内脏、海鲜的比例。做菜时也可以尝试加些五谷杂粮,分散肾脏的代谢压力。
![]()
细水长流地呵护肾脏,定期体检早发现
肾脏是最“隐忍”的器官,症状早期非常隐蔽。每年至少一次尿常规、肾功能检查,尤其是有“三高”或家族肾病史人群。早发现,干预更有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