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行业动态,氢燃料电池行业在2025年正处于从示范应用向商业化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技术进步与政策支持共同推动着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下面这个表格为你梳理了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各环节的核心企业及其布局,你可以快速了解。
产业链环节
核心企业
业务布局与技术特点
系统集成与整车
亿华通
以系统集成能力主导交通领域应用。
国鸿氢能
依托电堆量产构建成本优势。
潍柴动力
借重卡配套抢占商用车高地;发布全球首款大功率金属支撑商业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产品。
未势能源
配套氢能环卫车;其120kW金属堆燃料电池系统通过德国认证,满足欧盟标准。
雄韬股份
推出新一代燃料电池发动机,应用于重卡及无人机领域,并获得国际订单。
重塑能源
自主研发的镜星燃料电池系统应用于多地氢能公交车。
电堆与核心部件
捷氢科技
产品已出口海外,应用于氢能移动充电车等项目。
氢璞创能
发布新品聚焦中长途货运、工程机械等场景,并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鲲华科技
发布第三代氢能发电系统,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氢能商用车及工程机械领域。
关键材料与技术
佛燃能源
固体氧化物燃料(SOFC)系统样机已完成详细设计。
壹石通
固体氧化物电池(SOC)项目处于研发中试迈向产业化的过渡阶段。
制氢、储氢与加氢
冰轮环境
布局氢储运关键装备。
兰石重装
布局氢储运关键装备。
华光环能
参与电解槽招投标,获机构关注。
昇辉科技
机构关注的绿氢主线企业。
海外市场代表
普拉格能源(Plug Power, PLUG)
致力于构建绿色氢能全链条,生产氢燃料电池系统和电解槽,与亚马逊、沃尔玛等有合作。
巴拉德动力系统(BLDP)
专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品的设计和制造。
行业核心趋势与投资逻辑
了解宏观背景能帮助你更好地判断这些企业的未来潜力。当前行业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 政策驱动明确:2025年是《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关键节点,行业进入“放量冲刺期”。国家层面明确氢能的能源属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也在扩容,多地政府出台了具体的推广目标和补贴政策。
- 技术路线多元化:目前技术聚焦于质子交换膜(PEM)固体氧化物(SOFC)等路线的突破。特别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因其效率高达60%、无需贵金属催化剂等优点,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国内企业已有全球领先的商业化产品发布。
- 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交通领域以重卡和公交为先导,并逐步向固定式发电、船舶、工程机械、备用电源等领域拓展,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 产业链协同降本绿氢(通过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氢气)的制、储、运与燃料电池系统的协同发展,被视作产业降本和规模化应用的关键。
在关注具体标的同时,你可以从以下几个逻辑主线来把握投资机会:
- 绿氢主线:关注参与上游电解槽招投标、加大制氢投资的企业。相关企业包括华光环能、昇辉科技、双良节能等。
- 燃料电池核心部件主线:关注在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如电堆、膜电极、双极板)领域有扎实布局和技术突破的企业。相关企业包括雄韬股份、雪人股份等。
- 基础设施主线:随着氢车的推广,加氢站和储氢装备的需求将提升。可以关注在加氢、氢储运关键装备有布局的公司,如冰轮环境、兰石重装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