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该怎么写?
大意是山西某地的小学,要求孩子家长填一个表格,而表格的其中一栏要求家长填写“擅长的项目或者可提供的社会资源。”
![]()
这个表格一经曝光于网络,引发了很多讨论,然后学校很快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深刻反思啥的。
到这里,这件事只说几点:
一是,学校不是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是因为这件事被发现了,不是一件好事,才开始被迫反思而已。大家都是成年人,校领导估计没想到现在的家长居然会不配合,软肋在手里,为何还要曝光?
二是,这件事的卑劣之处在于学校收集这些表格的目的,其实就是在制造不公平,对人下菜,有资源的家长可以搞一个资源置换,譬如家长有在某个实权部门的,那么校长一看,挺好的,以后能用到,那么这个家长的孩子有可能在学校就会得到优待。现在不允许开设重点班了,那么可以将一些厉害的老师归纳到这样一个班,如此这就是可以置换的资源,重点班不行,换个名字叫“火箭班”,也是一样的优势资源。
那么我把你的孩子照顾的好好的,以后用到你你也一定不会拒绝。
看看下面这个大v发的帖子,自己提供了工作信息,就接到孩子校长的电话,然后要给自己朋友的小孩找一个实习单位,然后这位大v就同意了。帮助了校长。那么问题了,中国这个人情来往,你帮了校长,校长也会有来有往。而校长最便利的就是学校,你家的孩子在学校被“有来有往”了,那么别人家的孩子就可能享受到不公平。
![]()
三是,这件事并不是独一份,看看这件事昨晚的热搜,很多的家长都在反映自己的孩子上学也遇到这种情况,甚至在幼儿园就已经开始要填这个表格了。
![]()
那么问题来了,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为何要搞这种资源大融合,为何沦为了一个拉人脉的场所。在孩子幼儿的时候就开始划出这种高低贵贱之分,这真的是做正经教育的吗?
四是,下面这个帖子,看见没有,一位大v在小的时候即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最好的县中,但面对班级里的高低贵贱之分,依旧很快被自卑淹没。
![]()
山西的这个小学,让父母填报资源的表格,本质上就是在制造优越和自卑。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可悲的事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