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个中药剂量的不传之秘,量对才是治病关键!
![]()
为啥同一副中药方子,有人喝了药到病除,有人却没效果,甚至还出现副作用?很多人以为是药材好坏的问题,其实中医真正的“不传之秘”从不在药名,而在剂量!就像做饭放盐,少了没滋味,多了难下咽,中药用量差一点,功效可能天差地别。下面这39味中药的剂量玄机,看完你就懂了!
1. 艾叶:3 - 5g能开胃;8g左右刚好温经止血止痛;一旦大量使用,不仅会引发肠胃炎症、腹泻呕吐,还可能损伤肝细胞,诱发中毒性肝炎。
2. 蝉蜕:日常5 - 6g就能清热透疹,可治疗破伤风时,用量得加到25 - 30g才见效。
3. 槟榔:6 - 15g能消积行气、利水;但要杀死姜片虫、绦虫,用量必须飙到60 - 120g才行。
4. 半夏:6g小剂量能降逆和胃;10 - 15g适合止呕化痰;15g中剂量可化痰散结;30g以上能安神,30 - 60g的大剂量姜半夏,还能起到镇静止痛的效果。
5. 白果:生白果带小毒,定喘常用21颗;定喘汤里重用白果,效果比常规用量好太多。
6. 薄荷:逍遥丸里只放3g,就能疏解肝气;到了苍耳子散里用到15g,就成了发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好手。
7. 浙贝母:9 - 15g侧重清肺润燥、化痰,专治外感和内热咳嗽;18 - 30g时能解毒散结,对付肺痈、乳痈等肿痛特别管用。
8. 白术:十几克常用量能健脾止泻,一旦加到30 - 60g的大剂量,反而能益气通便,专治气虚便秘。
9. 柴胡:2 - 5g能升举阳气;5 - 10g适合疏肝解郁,缓解胸闷烦躁;10 - 30g则主打解肌退热,应对感冒发热、浑身酸痛很有效。
10. 川芎:风寒头痛用量别超4g;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痛适合9 - 12g;瘀血头痛能用到30 - 40g,顽固偏头痛甚至可加至45g,还能辅助降压。
11. 苍耳子:小剂量能往上走,祛风寒、治头痛鼻炎;重用则往下行,能调理下肢寒湿问题。
12. 当归:3 - 9g小剂量是补血良方;15g以上就侧重活血止痛,像生化汤里治产后恶露不行,当归用量能用到24g。但阴虚内热者慎用,不然容易口干失眠甚至流鼻血。
13. 苍术+麻黄:两者用量配比定功效:用量相等易大发汗;苍术是麻黄的2倍,只会小发汗;苍术3倍于麻黄(18g:6g)能利尿;苍术4倍于麻黄(12g:3g),发汗不明显但能化解湿邪。
14. 代赭石:9 - 18g能镇胃止呕;24 - 30g则适合治实证气喘和肝阳上亢引发的头晕目眩。
15. 茯苓:25g以下基本没利尿效果,至少30g才能利水消肿,100g时利尿作用会更显著。
16. 大黄:0.3g以下居然能止泻;1 - 5g会致泻;9 - 15g泻下力更强;治疗肝炎时,30g炙大黄还能活血化瘀。
17. 附子:1枚(约12g)可治阳虚;2 - 3枚能祛风湿止痛;100 - 300g制附子加甘草煎3 - 5小时,能温补脾肾元阳。
18. 防己:小剂量能增加尿量,剂量过大反而会让尿量减少,作用完全相反。
19. 桂枝:桂枝汤里用9g,能温经散寒解表;五苓散里不到5g,就变成温通阳气、帮助利尿的作用了。
20. 合欢皮:小剂量能安神助眠,剂量加大后则侧重化痰。
21. 肉苁蓉:6 - 12g能补肾助阳、益精血;15 - 18g则能润肠通便,对付便秘很管用。
22. 红花:0.9 - 1.5g可养血;稍多一点就能活血;用量再增加就有破血功效;12 - 15g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能扩张血管、疏通瘀血。
23. 黄精:10 - 20g小剂量能补五脏;30 - 40g大剂量则有镇静作用。
24. 黄连、龙胆草:1 - 2g能开胃增进食欲;3 - 6g可燥湿泻火解毒;大量使用会刺激胃壁,让人恶心呕吐。
25. 决明子:3 - 6g治急性结膜炎;9 - 12g能应对老年性哮喘、胃炎等;20 - 30g可用于急性胆道感染、高血压等病症。
26. 黄芪:10g内会升血压;30g以上能降血压;20g内利尿效果最好;120g大剂量时,气虚不出汗的人用了会出汗,爱出汗的人用了反而能止汗,双向调节超神奇。
27. 厚朴:少用能通阳,多用则会破气,千万别随便加量。
28. 麻黄:常用2 - 9g,小儿用炙麻黄别超3g;治水肿时可加到9 - 25g,但要搭配生石膏(比例约3:1),减少发汗作用、专注宣肺利尿,高血压患者禁用。
29. 鸡内金:3g粉能治遗精遗尿;4.5 - 12g可调理脾胃消积食;15 - 18g能化解肾结石、胆结石。
30. 苦参:5 - 8g利尿消肿还能平喘;10 - 15g可治菌痢、皮肤病;30 - 60g外用能应对感染,还可辅助治疗失眠。
31. 人参:3g小剂量能增强记忆力;5 - 10g日常补气;遇到元气虚脱时,15 - 30g能救命复脉。
32. 连翘:平时用来清热,但若治外感风热时用一两以上,会有柔和又持久的发汗效果。
33. 龙胆草:小剂量能开胃;大剂量清肝胆湿热的效果会特别显著。
34. 龙骨、牡蛎:6 - 10g能敛汗止血、平肝潜阳降血压;12 - 15g可治哮喘定喘;20g时能安神助眠。
35. 马兜铃:3 - 5g能止咳;15g就会让人呕吐;30g以上可能抑制呼吸、让血压下降,风险极高。
36. 木通:常规用量能利水通淋,一旦超过60g,就可能损伤肾脏,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
37. 麦芽:30g以下生麦芽能通乳;60g以上炒麦芽能回乳;不管生炒,单独用60 - 120g都能回乳,混用的话各用60g即可。
38. 胖大海:1 - 4颗能清肺利咽,缓解嗓子嘶哑;12 - 15枚则能通便,适合风热感冒还伴随便秘的人。
39. 牵牛子:1 - 3g小剂量能泻下通便、清肠中积滞;大剂量则能峻下逐水,对付腹中积水。
⚠️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以上剂量仅为知识科普,绝非用药指导。自行抓药服用风险极大,务必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调整用量,千万别盲目尝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