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合同后最怕听到“合同无效”?很多人误以为只要合同被认定无效,之前的所有约定都成了“废纸”?其实不然!结合《民法典》及最新司法实践,法院对合同无效的认定有明确标准,哪些情况部分无效、哪些会整体作废、无效后该怎么处理,今天一次性说透,全是实务中高频用到的干货!
![]()
一、部分条款无效,合同未必全作废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六条,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法院审理时会严格区分核心条款与非核心条款,绝不会因个别条款无效就全盘否定合同效力。
若仅部分内容符合无效情形,且不影响其他条款履行,会尊重双方当初的意思自治,认定其他部分依然有效。比如南京欣格测控仪器有限公司与南京市建邺区投资促进局的所有权纠纷中,法院就坚持了这一原则,相关裁判思路可参考(2007)民一终字第84号案例。
对合同中“无效”字样的理解也不能断章取义,需结合合同内容和签订目的综合判断。比如某还款协议中,“合同无效”的约定仅针对折扣还款条款,并不影响还款金额、履行期限等核心条款的效力,这一观点在(2018)粤03民终7736号案件中得到明确支持。此外,若一方主张合同整体无效但举证不足,法院可能认定仅部分条款违反强制性规定,主要条款仍需履行,(2015)鄂来凤民初字第00373号案件即体现了这一裁判逻辑。
![]()
二、合同整体无效,违约金、律师费等约定通常也失效
违约责任、保证责任的约定均以合同有效为前提,一旦合同被认定整体无效,这些附属条款一般会随主合同一并失效。
比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因违法转包被认定整体无效,合同中约定的违约条款也会失去效力,无法再依据原约定主张违约责任,(2019)皖0104民初7207号案件就明确了这一点。在民间借贷领域同样如此,若借贷合同被认定无效,合同中关于违约金、律师费承担的约定均不发生效力,相关案例可参考(2024)苏1002民初5008号、(2025)豫1503民初3763号。
担保合同作为典型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时担保合同通常也无效,但担保人有过错的,需在不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范围内承担责任。若主合同无效且无明确约定,相关违约条款也不会得到法院支持,(2020)苏0312民初5031号、(2012)东一法民二初字第1996号案件均遵循了这一裁判规则。
![]()
三、核心目的条款无效,可能导致合同全作废
如果无效条款是合同的核心目的条款,无法与其他部分分离,就可能牵连整个合同无效。
委托理财合同中常见的“保底条款”就是典型例子,这类条款约定委托人不承担亏损、只享受固定收益,违背公平原则和投资基本规律,属于核心目的条款。一旦该条款被认定无效,整个委托理财合同会随之无效,双方需按过错分担损失,(2018)辽02民终7722号案件即支持这一观点。
此外,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也会被认定整体无效。比如名为租赁实为买卖,且行为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整体无效后,法院会依法处理财产返还、过错赔偿等后续事宜,(2022)京0112民初8618号案件即为此类情形的典型裁判。
![]()
四、合同无效后,不是白签了,要返还财产、按过错赔钱
合同无效并不意味着“一了百了”,反而会引发法定民事责任,核心处理方式是返还财产、折价补偿和过错赔偿。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合同无效后,当事人应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同时,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各自承担相应责任。法院不会将无效合同“有效化”对待,仅在确定折价补偿标准时可能参考原合同约定,(2016)最高法民申2049号案件对此作出了明确指引。
实践中,法院会严格按这一规则处理无效合同纠纷,无论是财产返还还是损失赔偿,都以法律规定为依据,而非原合同约定的履行内容,(2024)豫0703民初2057号、(2023)苏0324民初12829号、(2009)昌民初字第1285号等案件均体现了这一裁判思路。
![]()
五、附属协议是否无效,关键看它是否独立
判断主合同无效后相关协议是否有效,核心在于两者的从属关系和协议本身的独立性。
担保合同等从合同通常跟随主合同效力,主合同无效则从合同无效,但担保人有过错的需承担有限责任。而若相关协议具有独立性,且未触及法定无效事由,即便主合同部分条款无效,该协议也不会当然无效。对合同中“无效”的表述,法院会限定在具体条款而非全体条款,(2018)粤03民终7736号、(2007)民一终字第84号案件均认可这一裁判逻辑。
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主张合同或相关协议无效时,需承担举证责任,必须证明存在法定无效事由(如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等)。若未能提供充分证据,合同或相关协议会维持有效状态,(2016)豫1330民初481号、(2023)沪0110民初7798号、(2025)川1102民督236号、(2025)青0202民初686号、(2024)内0429民初1040号等多个案件均明确了这一举证规则。
![]()
核心提示
1. 合同无效≠全部条款无效,关键看无效条款是否影响合同目的和其他条款履行;
2. 整体无效的合同,违约金、律师费、保证等附属条款通常失效,担保人事有过错的需承担有限责任;
3. 核心目的条款无效会导致合同整体无效,比如委托理财的保底条款;
4. 合同无效后优先返还财产,无法返还的折价补偿,按过错分担损失,不支持继续履行原约定;
5. 主张合同无效需举证,独立协议未违法的,不因主合同部分无效而失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