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办“妈妈食堂”,新品开心米线和烤冷面都嘎嘎香;在校园里种树,每年果树硕果累累,800多斤葡萄500多斤李子让师生实现畅吃,吸引上百只灰喜鹊在校园安家落户;编写了校本教材《中学生安全知识手册》,让每名学生都变身安全员……近日,2024年度全国最美后勤人评选结果揭晓,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总务办公室王胤钧主任成为黑龙江省中小学领域唯一当选者,全国共有20个团队和个人胜出。自2013年他投身校园后勤工作以来,在升级食堂、绿化校园、守护学生等方面深耕不辍,让“后勤不后”,为全校3000余名师生筑起温暖且安全的校园。14日,记者走进哈六中,与这位最美后勤人面对面交流,探寻他的校园守护故事。
![]()
![]()
几千张问卷一张张看“妈妈食堂”漂亮饭嘎嘎香
出生于1982年的王胤钧主任自2013年投身后勤工作,“最牵动人心的就是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吃好,食堂是学校后勤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的高中生不仅在意饭菜的口味,更看重颜值。针对学生、老师还是家长的满意度调查,几千张问卷我都会一张张看、建台账,有条件整改的立刻改。”就这样,开心米线、烤冷面都在问卷中胜出了!
![]()
记者在哈六中二楼的“妈妈食堂”看到,妈妈们准备的饭菜相当受欢迎,特色窗口前排着长队。高三16班薛丰泽同学说:“我最喜欢吃的是开心米线和烤冷面,因为家里常做手擀面,学校的这些面食不一样,吃着特别香。”;徐兆普同学则对麻辣烫赞不绝口,“之前刷到博主和校长一起吃的视频,自己尝了才知道,不光干净,辣椒都是自己熬的,没有辣椒精。”;曹艺菲同学偏爱营养盒饭,“像妈妈做的味道,高三压力大,吃这个营养够,还不伤肠胃。”;回族学生马全文迪更感受到学校的贴心,“三楼的回族食堂能自己选菜,阿姨打饭不手抖,鱼、肉、西兰花都有,营养特别均衡”。
食堂里的每一处调整都来自师生和家长的建议,王胤钧介绍,学生说料台挤,就从1个加到2个;家长担心麻辣烫汤撒漏,立刻配上专用餐盘;盖饭温度低,马上添置加热板和保温柜;就连烤冷面不够卖,也果断加了两个烤盘。
“妈妈食堂”的妈妈都跟着把食材关
为了让食堂更安全,王胤钧主任牵头起草了《食堂员工管理手册》,制定90多条制度,从食材采购到餐厨垃圾处理,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还带领团队逐字学习国家和省市区的食品安全文件,“对标对表做,做不到就整改,绝不捂着问题”。而哈六中“妈妈食堂”一共有14名家长员工,她们更是冲在一线做好食材把关人。
王胤钧介绍,每位家长员工都是食品安全的“一线监督员”。此前就有家长在粗加工环节发现菜花心腐烂,第一时间反馈后,食堂当即更换食材,还专门奖励了相关员工。“把家长放在食材处理的第一道关,就是要让监督覆盖每个环节,从源头守住安全底线,这样师生吃得安心,家长也能彻底放心。”
这份安心,家长们最有体会。一名高一学生家长又是“妈妈食堂”成员的妈妈坦言:“来这儿工作前,总惦记孩子在学校吃得好不好、饱不饱。现在每天守在食堂,看着用料扎实、食材新鲜,所有顾虑都打消了。”另一位高三学生家长则笑着说:“我们在这儿做饭,就跟给自家孩子做一样,洗菜、做菜每道工序都尽全力做好。看着孩子们吃得开心,我心里也满是幸福感。”
《中学生安全手册》让学生成为家庭安全的“种子”
“学生有了安全意识,就会成为家庭安全的‘种子’,带动整个家庭。”胤钧主任的这句话,道出了他十年如一日坚守校园安全阵地的初心。在他眼中,学生的安全是学校工作的“天”,关系着数千家庭的幸福。
为了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王主任编制了校本教材《中学生安全手册》。这本“安全宝典”效果如何?学生最有发言权。高三16班的曹艺菲笑着说:“手册里写了冬天走路要小心,还教了摔倒急救知识,真的非常有必要。”
除了静态的教材,动态的教育与实践更是关键。学校构建了立体的安全教育网络:每周固定的安全教育班会、与派出所、消防大队联动的知识讲座、以及全员参与的应急演练。“学校每年都有消防演练,消防员会来教我们如何使用灭火器。”学生徐兆储对此印象深刻。另一位同学马全雯荻则对每周的班会课赞不绝口:“班会上的安全教育PPT让我们知道遇到事情该如何正确、安全地应对。”
王胤钧介绍,他建立了覆盖近百个领域的安全管理制度,并配备了师生安全员,学生薛丰泽就是其中一员:“我负责班级的电源管理,每天第一个到班开设备,放学后一定断掉电源。”而王胤钧主任本人,更是以身作则,“我每天清晨六点四十便站在护学岗上,开启一天的安全巡查。”
![]()
![]()
部分照片视频由哈六中提供
绿色校园吸引灰喜鹊安家 800多斤葡萄实现师生畅吃
在哈尔滨市第六中学的校园里,4棵高达20余米的钻天杨矗立教学楼前,作为1953年校区搬迁时便扎根于此的“老伙伴”,它们不仅是哈尔滨市第六号名木古树,更承载着哈六中“钻天杨精神”,成为历届学子心中最深刻的校园印记。十余年间,王胤钧主任带领大家陆续栽种紫叶稠李、核桃楸、银杏、红松等近300棵树木,还培育了李子树、山葡萄等果树,2014年栽种的紫叶稠李、核桃楸,到2024年新增的银杏、丛生白桦、红松等多样苗木,其中李子树、山葡萄等果树更是师生心中的“甜蜜惊喜”,年产八百余斤的山葡萄酸甜有嚼劲,满树李子果香浓郁,丰收时节,学校会组织有序采摘,果实也会分给师生共享。
“比外面的水果有味道多了!”校内一名学生分享自己的采摘体验,“站在台阶上够最顶端的葡萄,籽虽大但葡萄味十足;偶然摘到的小红果,尝起来有百香果的独特风味,查过之后才知道还能入药。”大家自觉爱护果树,从不会私自采摘,看着果实压弯枝头,见证树木年年生长,后勤团队两年一次的修枝养护,让树木茁壮成长。
数百棵树吸引了上百只灰喜鹊来校园里安家,数不清的麻雀也来落户。课余时光,师生总能看见灰喜鹊在树枝间跳跃嬉戏,麻雀在草坪上啄食嬉戏,它们也经常会到学校对面的香坊公园溜达坐客。漫步校园,绿树成荫,鸟儿的身影随处可见,尤其是周末人少的时候,整个校园都被清脆的鸟鸣环绕,让人仿佛置身天然氧吧。
王胤钧坦言,“从后勤干事到主任,这工作越接触越觉得难,3000多名师生在这里学习生活,容不得半点马虎。我始终要求团队细心再细心,安全性、服务性、公益性是必须守住的底线,为师生筑起温暖又安全的校园港湾。”
龙头新闻·生活报实习生:林坤 柯晶晶 张婉怡;记者:吕晓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