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授权转自:小树妈妈(ID: tree2050), 作者:小树妈妈
姐妹们还记得唐尚珺吗?就是那个高考考了16次、35岁才去上大学的“超级钉子户”。
他考取过西南政法、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广西大学、上海交大等等名校,但最后都没去。
![]()
去年,他顺利被华南师范大学的信息工程专业录取。现在是大二的学生。
![]()
唐尚珺的高考征途结束了,但与他有关的争议,却一直没有结束。
这两天他又又又上了一次热搜,因为他发视频,要带着团队直播带货了。
![]()
视频中唐尚珺介绍了自己团队的两位成员,是自己的校友,并表示每个周末都会在直播间与大家见面,分享大学有趣的学习和生活。
之前就有人认为唐尚珺一年又一年复读,不是为了圆梦,而是把高考当成了“流量密码”;
也有人觉得他浪费资源,因为在一些省份,他考上又不去读,这个名额是无法顺延下一个人的。
![]()
想起张雪峰曾经和唐尚珺连麦,对于毕业后是否继续考研,唐尚珺略显犹豫地称自己“想去私立学校教书”,张雪峰表示,自带话题和流量是优势,并称“若我是私立学校领导,就一定会要唐尚珺”。
现在唐尚珺直播,其实就是把张雪峰说的“自带话题和流量是优势”变现。
他曾说自己年纪大了不好找工作,自媒体创业,可能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
![]()
唐尚珺出生于1989年,第一次高考时,他还是意气风发的少年。
今年已经36岁了,是一个在很多企业中可能面临“优化”的年龄。
整整16年,他把自己困在了一方书桌前。
最美好的年华里,一直在重复几件事:复习、高考、在平台公布成绩。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他比起同龄人,缺乏社会阅历和经验;
![]()
比起同年就读的学生,他年龄上又不占优势,脑力体力都已经不是最适合拼高考的阶段。
![]()
如果说接连的复读带来了什么,可能是一些名气。
比如每一年复读,他都能收到学校的“补习奖金”和教育资源;
比如他在备考之余,也会接受采访,或者开直播,赚到一些打赏;
但这些收入,也仅仅是维持他和母亲的日常生活而已。
之前唐尚珺就透露过:
自己得到的打赏大部分都是一些两三毛的小礼物,最高一次是6000元。这两年总共也不过2、3万。
这些比起16年的光阴,以及当初上大学后能带来的收入,远不算什么。
![]()
![]()
其实,论资质,唐尚珺不算差;论努力,他也足够踏实;论结果,这几年他考上的学校中,也不乏名校。
现在回头看他的经历,更多的是感叹造化弄人。
考上中国政法大学那一年,他原本已经打算去报道了。

但也是这一年,他的父亲被查出肺癌,巨额的医疗费,把这个没有经济来源的农家学子压根抬不起头来。
![]()
正巧这个时候,他得知有学校招收尖子生复读,还给金钱奖励。
网传是给2万,但唐尚珺自己说,对方的条件是:
高考600分以上,参加复读的,可以一次性奖励10万;如果第二年能考上清北,一次性奖励60万元。
为了筹钱给父亲看病,他最终决定放弃上大学。
他在采访中说:
其实我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从来没见过那么多钱,即使重复选择一百次,我也会选择给父亲治病。
在骨肉亲情面前,我想很多人都会做想同的选择。
![]()
但那次复读之后,唐尚珺似乎把自己困在了原地,他把清华当成了目标,一次次冲击,一次次失败,一次次亲手放弃了上名校的机会。
他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却被执念困得太久。
1、执着于名校改变命运。
唐尚珺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里。
纪录片《高十》拍摄时,他的母亲已经67岁,父亲66岁,却还依然出卖力气,靠种甘蔗维持家用,给唐尚珺交学费。

家里几间96年盖的房子,至今因为经济压力大,还没做过排水,一下雨,就泥泞不堪。
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唐尚珺,深知家庭困境,他认定知识改变命运。
这种想法本没有错。可唐尚珺却用实际行动,把「知识改变命运」改写成了「好大学改变命运」。
他眼里只看得见名校,认为只有顶级名校,才能改变命运。
在一次醉酒中,他开始深深怀疑自己:我都怀疑那句话,知识改变命运是不是真的……
![]()
那时的他可能并不明白,任何一场考试,任何一所大学,都不会承诺人一辈子幸福。
而高考只是手段,大学也只是人生的启程门票。
即使他顺利被大学录取,但人生更大的挑战,也许是入学后,甚至毕业后才开始。
2、人生的成就,来自知识+认知的叠加。
就像前面说的,唐尚珺也曾考取过好几次不错的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虽然不是211,也不是985,但它的法学专业,在中国排名都很靠前。
吉林大学,重庆大学也都是很棒的综合类双一流大学。
无论哪一次,只要唐尚珺勇敢迈开步向前走,人生大概率都错不了。
《认知觉醒》一书中说:知识和认知,是两个体系,认知影响选择,选择改变命运。成长的本质,不光是学习知识,还要有清醒的认知。
反观《高十》这部纪录片的作者何汉立,他是唐尚珺的初中同学。
![]()
当初他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现在的南宁师范大学),一所并不是很突出的大学。
但毕业后他主动抓住机会,进了广西电视台,在那里,他什么都做:文字记者、摄像记者、后期责编、后期图编等……
![]()
后来,他自费拍摄了代表作《高十》,慢慢在行业内有了名气。
![]()
一个人,知识可以从书本中学到,但认知的提升,还要到生活中去悟。
3、看不到「沉没成本」。
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沉没成本」。
说的是人们做一件事情,只为看到结果,忽略了投入的那些不可挽回的金钱、时间、精力、感情等等。
理性的决策者,会计算回报是否成正比时,忘掉沉没成本,从零开始。
![]()
唐尚珺的遗憾就在于,他的家庭、经历给到的他认知太有限,只懂一味付出努力,却看不到沉没成本,导致他耽误了最宝贵的青春时光。
![]()
记得去年他说过这么一句话:“再出现唐尚珺是可悲的。”
是的,我想告诉孩子们:人为追求梦想而执着,本没有错。
但这种执着,不该等同于不切实际,孤注一掷,丧失理性。
那只会让你得不偿失,让自己的人生沦为悲剧。
真正的人生智慧,该是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进退有度。
希望唐尚珺的故事对父母们有所启发,明白孩子的培养,知识、眼界、认知,一个都不能少。
也衷心祝福他能在大学一帆风顺,学有所成,迎接更广阔的人生。
Readfirst
11月22日(周六)深圳华侨城洲际酒店|EduKnow × 万事达卡 年度留学盛典。这场被誉为“留学届春晚”的教育年度活动,将汇聚40+教育专家、60+顶尖机构,聚焦家庭教育与国际升学的底层逻辑:
✅ 如何在AI与全球通胀时代,重新定义“优质教育”
✅ 不同阶段家庭如何破除信息壁垒,少走弯路
✅ 从择校、标化、科研到职业规划,家长如何建立属于自己的“信息力”
错过一次,又是一年。点击下方小程序卡片,立即预约席位
主会场内容不设直播,欢迎大家带家人和朋友亲临现场!
如果你想了解真正的教育趋势、听见一线圈层的思考,欢迎亲临深圳,与我们一起重新定义“教育的第二战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