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小的时候,我姥爷最喜欢挂在嘴边的话是“习惯成自然”,那时候我拿筷子不好,他一直想帮我改,但是我爸妈没当事儿,就一直那样别扭着拿了,如今三十大几的人了,夹粉条和花生米,水平还是不行。
这就是我的一个很小的坏习惯带给我的结果!
![]()
前段时间和一个孩子已经读小学4年级的朋友聊天,他说了句让我印象很深刻的话。
他说,“咱们小时候,学习的是少数,是怪胎;现在不一样了,不学习的是少数,一定要培养孩子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越早可塑性越强,比如预习的习惯、复盘的习惯、自我认识自我反省等…孩子有好习惯,有内驱力,家长才会轻松。”
![]()
他还拿自己表姐举例,说表姐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一路注重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引导,让一个本身平庸的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他特别提到了“习惯”的重要性。甚至否决了自己之前坚定以为的985、211全靠天资,他开始认可后天的重要性。
你知道,我这种学渣,听了就眼前一亮,直呼真的吗?!!
![]()
他解释这背后的逻辑:因为给孩子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种思维会贯穿到孩子的生活中,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其他行为,进而拉动了孩子的整体思维和行为。在这种长期思维习惯的惯性下,孩子就慢慢的得到很多正反馈,从而做事、学习等各个方面的思考维度也更高更全面,然后良性循环,这样就和普通孩子拉开差距,变优秀了!
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
正好这两天在听脱不花和小V的长谈,小V说她把用在工作上的"项目管理”的一套流程,来管理家庭,来处理母亲 脑 出 血这种紧急状况,理性而不慌乱,问题都得到了正确的解决。我觉得这两种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很多东西是一通百通的,有好习惯,懂方法论,会自我管理的人,各方面都不会太差!
![]()
家庭教育,父母只要抓好孩子的 3 类核心习惯,就能让孩子得心应手的处理日常学习和生活!供大家参考:
✅1.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
⭐️专注习惯:学习时要严肃,不吃零食、不东张西望、不摸玩具,集中精力只做一件事
⭐️自主习惯:放学先写作业再玩耍,预习、复习,不知为不知不含糊,不会要主动问
⭐️整理习惯:制作事项打钩表,每晚盘点课本、作业、文具;用好错题本
✅2.生活习惯(培养独立能力)
⭐️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不熬夜、不赖床(寒暑假也不变)
⭐️自理习惯:自己穿衣、洗漱、整理房间,不依赖家长
⭐️健康习惯:不挑食、有一项喜欢的运动并坚持,少看电子产品
✅3.品行习惯(塑造社交底色)
⭐️礼貌习惯:控制情绪、尊重他人、主动问好、不惧表达等(家长以身作则)
⭐️责任习惯:自己的事自己做(比如收拾书包),做错事敢承认、会改正
⭐️分享习惯:愿意输出想法(如今这个社会,真的是表达红利时代),懂得合作、谦让
![]()
童年是习惯养成的黄金期,坏习惯像杂草,一旦养成,很难根除。而好习惯养成,会迁移成好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受益终身。
所以,一起鼓励孩子的好习惯,及时扼杀坏习惯,同时,一起自律给孩子以身示范吧~共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