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北一南跑了一圈,脑子里就剩一句话,广州人像老火汤,深圳人像快手咖啡。
街上走两步就有感觉,广州人慢,深圳人快。
早上出门,广州人先叹杯茶,深圳人先看工位。
喝口凉茶再说话的,是广州人。
掐表看分钟的,是深圳人。
这话不带夸张,落地就能感到。
落地广州,鼻子里先进的是老火靓汤的味。
茶楼里蒸汽腾一下,人声压着低音说话,点心车慢慢推过来。
电梯口有人给老人让一步,手上还拎着点心票。
老板说句“坐先”,脚下就找到了家里椅子的感觉。
到深圳,脑袋一下提速,连地铁风都像催促。
屏幕上全是项目进度,电梯口一字排队走得飞快。
路边咖啡店一溜排开,点单像打仗,拿杯转身就走。
广州的好是旧味道顶着城的骨头。
陈家祠砖雕木雕举着一个清朝的讲究,抬头就能看到。
![]()
梁上刻得细,墙面堆得满,绕着走也不烦。
陈家祠本来是家族祠堂,书院味很重,现在是广府民间工艺的活标本。
南越王博物馆里,古墓挖出来的王印静悄悄地放着。
南越国王就在这片土里睡过,隔着玻璃看玉衣,心里就稳了。
上下九骑楼一排接一排,窗花像讲古早八卦。
脚下石板被鞋底磨亮,门口坐着的街坊跟看热闹一样看着你。
永庆坊里弄堂很细,小店一间连着一间,墙上有旧广告,屋里有新手作。
![]()
黄埔古港还留着码头的影子,石阶上能想起装茶叶装瓷器的忙样。
珠江边一吹风,老广州的气儿就回来了。
深圳的好是新城里藏着老骨头。
南头古城一推门,墙上写着新安县三字,脚下还是青砖。
以前县治就在这儿,海盐、轮船、商号从这边走,门楼上有守城的印子。
巷子里的店不吵,门匾写得干净,拐角一下就出到大路上。
大鹏所城是明代的海防城,城墙一摸都是盐风味。
炮台口对着海,风吹脸上就想起那些守海的兵丁。
较场尾是小海边,民宿多,巷子短,夜里串灯一亮就像过年。
蛇口海边看灯最好,游轮码头和海风都在,拿杯奶茶就能坐一晚。
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做的店多,墙面剥落的漆反倒好看。
![]()
园区里晃几圈,手机里就塞满照片。
说回人,广州人讲一个润字。
吃饭先看汤,鸡汤、猪骨汤、莲藕汤,碗里一热,话就慢下来。
点心不上大声,眉眼都是讲究。
店里阿姨手脚很熟,开玩笑不带刺。
深圳人讲一个快字。
午饭十分钟,晚饭路上吃,周末冲海边。
白天发邮件,晚上爬梧桐山,第二天照常开会。
这两种节奏都好,也都真实。
选交通,联游最好自驾。
一车从广州到深圳,串着海珠、荔湾、南山、大鹏,一路像串糖葫芦。
自驾省换乘,省扛箱子,行李一丢就走人。
遇上暴雨,车里躲一会,导航换路就过去了。
不想开车就全程地铁和城际,珠三角地铁密,城际车次也多。
广州的高铁站要分清。
广州南在番禺,线路多,离市中心远,打车费不便宜。
广州站在越秀,老城最近,去上下九、陈家祠很顺。
广州东在天河,去珠江新城、天河北很方便,地铁换乘轻松。
广州北在花都,外地转机方便,进城时间要抓紧。
深圳的高铁站也要分清。
福田站在市中心,出站就是办公区,去深圳湾口岸也不远。
深圳北在龙华,换乘路线多,去各区都顺。
深圳站在罗湖,是普速火车站,过口岸最方便。
坪山站在东边,去大鹏半岛和惠州方向很近。
两地机场也好用。
白云机场航班多,地铁直达,晚点时坐地铁回城最稳。
宝安机场新,地铁直通,夜里还有通宵巴士。
住哪儿,要看心情。
广州想看老城味,就住荔湾、海珠,走到街口就有糖水和肠粉。
想逛商场和塔景,就住天河、珠江新城,晚上看小蛮腰亮灯。
深圳要见城的骨架,就住福田、南山,写字楼和公园都近。
想看海就住大鹏、盐田,民宿多,房价浮动大,要早定。
海景房要实话实说,窗外有海,窗下也可能有烧烤摊。
晚上有点吵,最好要高层,要看隔音,要问停车。
吃这一块,广州是老字号看功夫。
早茶随便一家都有戏,虾饺皮透,叉烧甜润,肠粉薄得像纸。
下午茶档期更划算,人也顺眼,慢慢吃慢慢聊。
云吞面一碗下肚,汤清面韧,脚步就慢了。
烧鹅、白切鸡、艇仔粥、牛杂,街角一转就能遇上。
糖水最好夜里喝,双皮奶、姜撞奶、杨枝甘露,一碗接一碗。
深圳嘴巴也不差,菜系全,选择多。
潮汕牛肉火锅店到处是,先涮胸口朥,再来吊龙,蘸点沙茶就知天命。
客家盐焗鸡、酿豆腐在龙华、坪山好找,价钱实在。
南澳、溪涌的海鲜排档挺香,要问清斤两,要看时价,要看秤。
不抢网红,找老店,味道稳。
避坑要说清。
上下九和东山口有些店排长队,拍照好看,吃起来一般,先看菜单,再坐下。
看见“今日特价”要问清重量,别憋着不好意思。
茶楼点心别一口气全点大件,先半笼试口,再加单。
海鲜别让人乱配,自己挑,称重看电子屏。
城里打车看好平台价和路况,暴雨天地铁更稳。
行程这样排更顺手。
工作日来,房价低,排队少,心不累。
早上在广州吃早茶,九点前坐定,十点半走人。
午后逛陈家祠、永庆坊,三点到五点光线好,照片耐看。
傍晚珠江边走一圈,船吹风,塔看灯,脚不疼。
第二天早上坐城际去深圳,福田出站,地铁去南头古城,十一点前到,不挤。
下午两点去华侨城创意园,阴影多,拍人拍墙都好。
晚上蛇口海边坐坐,风够,心也松。
第三天冲大鹏,早上七点出发,十点到,先去较场尾,再去所城,午后挑一个海滩坐着,四点返程,避开晚高峰。
想自驾就把这条线拉长,广州开到深圳,再兜一个惠州的海边。
车上放两瓶水,两包湿巾,一条毛巾,孩子在后座也不闹。
天气也要看准。
广州春天回南天空气黏,衣服不好干,带快干衣,带拖鞋。
五六月雨多,备伞备一次性雨衣,地铁口容易积水,换出口走。
深圳夏天晒,用帽子用防晒衫,海边风大,太阳更“毒”。
台风季看预警,海边不要冒险,山路别硬闯。
给点小众地儿,图个清静。
广州海珠湿地走道长,黄昏的鸟声很清亮。
东山口小洋楼一条街,墙角的猫也爱镜头。
石室圣心旁边的小巷,有几家老照片馆,洗一张黑白,像穿回去了。
深圳银湖山步道不高,风吹得舒服,城景一览。
莲花山看邓像,傍晚草地上小孩追泡泡,拍夕阳很稳。
坪山图书馆建筑很美,玻璃反光像水面,安静也好。
两城的气质,口袋里装着就明白了。
广州是街坊,懂慢火,知轻重。
深圳是邻居,敢折腾,敢起步。
吃法不一样,走路的节奏不一样,说话的音调不一样。
游客来,哪边都能找到合适的步子。
钱上也给点建议。
地铁一日票在广州很值,线路多,景点分散,刷票省心。
深圳公交换乘也划算,岭南通和当地码都通用,手机就搞定。
茶楼午市有优惠,问清时段,省下的钱再来一碗糖水。
景点能网上预约就先约,排队省时,路上不急。
拍照别只顾人,牌匾、门环、地砖都比脸耐看。
礼数要放心上。
广州茶桌上先给长者倒茶,筷子别敲碗,话说轻点。
深圳上班族忙,电梯里别挡口,地铁里别停在门口发呆。
夜里海边别下水,岸边风景就够了。
走到最后,再说一句心里话。
广州让人慢下来,不慌不忙,像把汤煲透。
深圳让人醒过来,打起精神,像一杯热咖啡。
一冷一热,搭一块儿正好。
人从东北来,嘴里还带点儿儿化音,店家笑着回一句粤语,心就软了。
两城各有各的光。
下次再来,还按这条路走,少走弯路,多吃一口,少排一会队。
这样就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