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伙人,在一间密不透风的屋子里,用笔和纸,就能把别人家的地契划到自己名下。
这事听起来离谱,但它就发生在1895年的东京。
没有炮火,没有硝烟,只是几份文件和几个印章,一片属于中国的海岛,就被悄无声息地塞进了日本的户口本里。
这颗被悄悄埋下的雷,一百多年后,依然在东海引爆着风浪。
要说这片岛,也就是钓鱼岛,打从一开始,它的户口本就清清楚楚地写在中国这边。
几百年前,当日本还在打内战的时候,明朝的册封使陈侃就已经把它当成了出远门的路标。
![]()
他坐着大船去琉球,海上一颠簸就是几个月,手里的航海图和笔记就是他的导航。
他在《使琉球录》里写得明明白白:“过钓鱼屿,过黄毛屿,过赤屿…
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
这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过了钓鱼岛这一串岛屿,看见古米山(今天的久米岛),那才算是到了琉球国的地盘。
这就像村口的老大爷给你指路:“出了咱们村,过了那座山,看见大河了,才到邻村。”
![]()
钓鱼岛,就是那座山,一个明确的地理分界线。
这份记录不是孤零零的一张纸。
从明朝到清朝,官方印制的地图,像《筹海图编》、《大清一统舆图》,都把钓鱼岛划在中国福建省的海防范围里,后来又归台湾府管。
这不只是画在纸上好看,这是实打实的管辖。
福建、台湾的渔民,祖祖辈辈都在那片渔场撒网,官府的海防船也定期巡逻到那里。
可以说,钓鱼岛的“房产证”和“土地证”,在中国的老档案柜里,摞得厚厚一沓,证据链完整得不能再完整。
![]()
转折点发生在甲午战争。
1895年1月,大清国的北洋水师在黄海被打得七零八落,陆军在朝鲜战场也是一败涂地。
整个国家焦头烂额,自顾不暇。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日本明治政府的一些大臣,觉得机会来了。
他们没有像国际惯例那样,战后在谈判桌上提出领土要求,而是选择了偷偷摸摸地干。
在东京的一间会议室里,他们通过了一项秘密决议,把钓鱼岛“编入”冲绳县。
![]()
整个过程,没有对外公布,也没有通知清政府。
他们赌的就是,战败的大清国根本没精力发现这事,而西方列强也不会在意一个太平洋上的“无人荒岛”。
这手操作,玩的就是一个时间差和信息差。
趁着邻居家着火、全家乱作一团的时候,溜进后院,把人家一口祖传的井给圈进自己地里,然后默不作声,就等风头过去。
紧接着,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及其所有附属岛屿被割让给日本。
日本的这番暗箱操作,看似多此一举,实则是在为未来埋下一个极其阴险的伏笔,试图制造一个“在割让台湾之前,钓鱼岛就已经是日本领土”的假象。
![]()
二战的炮火把世界格局重新洗了一遍牌。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讲得很清楚,日本必须归还所有通过武力窃取的中国领土,这其中,理所应当包括台湾和钓鱼岛。
可战后的世界,又迅速卷入了冷战的漩涡。
美国为了在西太平洋围堵共产主义,开始扶植日本。
于是,一场更加离奇的戏码上演了。
1951年,美国主导签订了《旧金山和约》,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的中国,直接被排除在外,连上桌的机会都没有。
![]()
美国以“托管”琉球群岛为名,用尺子在地图上简单粗暴地画了一条线,把中国的钓鱼岛也圈了进去。
这手操作,直接把主权归属这个根本问题,偷换成了战后临时行政安排的技术问题。
最关键的一步,发生在1971年。
美国决定把琉球群岛的“施政权”还给日本。
在一份叫“冲绳返还协定”的文件里,一个新名词——“尖阁诸岛”(Senkaku Islands)被正式使用,并与钓鱼岛画上了等号。
美国人嘴上说着,这次移交的只是“行政管理权”,主权归谁,他们不管。
![]()
但这番表态,更像是合伙偷东西的人,在事后撇清自己的法律责任。
日本政府心领神会,马上拿着这件“施政权”的外衣,当成了“主权”的内核来用。
他们迅速修改国内法律,把钓鱼岛划归石垣市管辖,给岛屿起新名字,印新地图,改教科书,一套组合拳下来,试图通过日常行政管理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把非法的窃取,洗白成合法的“既成事实”。
这一百多年的折腾,背后到底图个啥?
一开始可能真是为了战略扩张,但到了20世纪下半叶,答案变得具体起来。
1968年,联合国下属机构的一份调查报告,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片不起眼的海域:钓鱼岛周边可能埋着巨量的石油和天然气。
![]()
对日本这样一个能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国家来说,这消息不亚于在自家后院发现了聚宝盆。
从那以后,日本对钓鱼岛的热情骤然升温。
从所谓民间人士“租借”,到后来的“购岛”闹剧,再到划定所谓的“专属经济区”,所有的行动,都瞄准了海底下的黑色黄金。
除了石油,它的军事战略价值也无可替代。
它像一颗钉子,楔在中国东出太平洋的咽喉要道上,是美国构想的“第一岛链”上一个关键的支撑点。
如果在这里部署雷达和监听设备,可以把监控范围深入到中国东南沿海的腹地。
![]()
对于国土狭长的日本来说,能把防卫前线向西推进几百公里,是一个梦寐以求的战略纵深。
能源的贪婪和军事的野心,让钓鱼岛从一块航海路标,变成了日本国家棋盘上的“加油站”和“前哨站”。
当日本在2012年导演“国有化”闹剧,试图给这场百年骗局强行画上句号时,等来的却是中国的雷霆反击。
中国海警的船只,不再停留于外交辞令,而是成编队地驶入钓鱼岛12海里领海,进行常态化巡航。
这每一次巡航,都是在用实际行动宣示主权,每一次执法,都是在戳破日本所谓“实际控制”的谎言。
当日本海上保安厅在年度报告中,用越来越多的篇幅和越来越焦虑的口吻,描述中国公务船的“大型化”和“常态化”时,这本身就成了中国力量增长、态势扭转的最有力证明。
![]()
如今,东海的风浪依旧。
中国海警船的白色船身和日本海上保安厅的船只,在钓鱼岛海域,构成了一幅静默却充满张力的画面。
这场跨越世纪的较量,没有呐喊,只有引擎的低吼和雷达的旋转。
参考资料:
[明] 陈侃.《使琉球录》.[明] 郑若曾.《筹海图编》.
日本外务省. 1895年1月14日《关于在无人岛“久场岛”和“鱼钓岛”上建立主权标志的内阁决议》.
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ECAFE). 1969. Technical Bulletin, volume 2, Report of the Eighth Session of the Committee for Co-ordination of Joint Prospecting for Mineral Resources in Asian Offshore Areas (CCOP).
美利坚合众国与日本国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协定(冲绳返还协定). 1971年6月17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