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沈巍与晓晓及一众主播来到了位于松江仓城的“江南曲圣纪念馆”。
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清末民初昆曲宗师俞粟庐及其子俞振飞,是一家戏剧为主体内涵的纪念馆所。
关于俞粟庐,我们在《俞粟庐师友信札》(齐鲁书社,2023年4月版)一书中,可以看到对他的一个介绍:
——他生于松江,长于松江,年轻时曾任松江守备,能文能武。三十岁后,粟庐公弃武习文,师韩华卿深造昆曲,师沈景修深造书法,故亦曲亦书,终成文化大家。他一生不仕不商,无田无房,虽然只是一名清客,生活清贫,但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造诣深厚。他广交文友,在曲学、书学、碑帖、金石、鉴赏等诸多方面皆有建树,此外,还广泛涉猎导引术、星命学、医学和易学,可谓杂糅百家,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
而他的儿子俞振飞,更是一位戏剧大家。前一度时期,沈巍在前往万国公墓(宋庆龄陵园)参观时,曾经在俞振飞的墓前,对他有一个简要的介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沈巍对俞振飞是相当的熟悉的。
![]()
当时,沈巍作了这样的介绍:
——原来就他一个人,(现在边上增加了俞振飞的夫人的塑像),大家看到,(俞振飞与夫人的塑像)有新旧的感觉吧?因为她是刚刚去世的,他是去世了好多年了,这是他的第三任妻子。
我们中国的世界级的非遗项目的第一项是古琴,还有一个是昆曲。那他(俞振飞)就是我们中国昆曲界的一代宗师,他(墓碑上)这个字全是他写的,他的书法也写的非常好。——
![]()
在“江南曲圣纪念馆”里,有一幅著名的画家戴敦邦所绘的俞振飞的舞台戏妆画像,沈巍对书画与戏剧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对美术界与戏剧界两位大珈的珠联璧合的作品,沈巍自然讲的也是绘声绘色:
![]()
——电视剧《水浒传》你们有没有印象?开首《好汉歌》出现的时候,屏幕上是一连串的画像,宋江,卢俊义……,就是这个戴敦邦画的。
他是用画描绘了当年舞台上邀请俞振飞演戏的情景,这个一画就知道了,俞振飞是扮演什么角色的?小生,生角。他是小生的一代泰斗,
(他在戏)里面扮演的什么角色?《苏武牧羊》里面的李陵。
(边上这幅)画的是他爸爸教他(俞振飞)吹笛子,拿着曲谱让他唱的情景。——
![]()
沈巍算得上是一个戏迷。今年他在白鹤的露天书院聊天时,对昆曲之美,多有赞叹之语,同时也对昆曲的曲高和寡导致的衰落局面每每生出抱憾之情:
——昆曲是中国(戏剧大家族中)的美丽的一个,但是很可惜,现在看的人就少了。这个就是 60 多岁的梅兰芳,那个是老头子的时候。这个是言慧珠。关键是当时 60 多岁了。梅兰芳是京昆呀,唱京剧的人必须会唱昆剧的啊。昆剧是百戏之祖,百戏之祖什么意思啊?就所有戏都要从昆剧当中去吸取营养的。——
戏剧的沦落,在前一阵子沈巍到盐城参观淮剧博物馆的时候,就已经引发沈巍的深重的慨叹了,他当时对淮剧博物馆的生存现状,是用“门可罗雀”来形容,而这种冷清的局面,深层次反映的是淮剧在当下时代生存维艰的现状。
沈巍在他的文化输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事关戏剧方面的,他的对戏剧近乎是狂热的热情,与大众对戏剧的冷落,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反差。
沈巍注意到,他在2019年的时候,每当他谈及戏剧主题的时候,就会“掉人”,而2025年二次爆火的时候,他聊天聊到戏剧板块的时候,并未重演2019年的那一幕。
而在2025年,沈巍更是意外地把沪剧歌曲《为你打开一扇窗》唱得全国爆火,沈巍版的这一首歌,入驻了各大音乐平台,堪称拍案惊奇异事一桩。
可见,戏剧并不是没有爆的可能,只是未能找到一个匹合当代民众的激发契机而已。
沈巍对昆曲衰落的忧虑,在2025年9月22日前后的一个闲聊中有着明晰的剖解:
![]()
——你现在的戏曲演员,一个没有这样的演出市场,没有这么多欣赏你的(观众),也没有这样的演出机制,它也永远不可能再有这样的辉煌了。我只能够偶尔的(谈及戏剧辉煌),你像昨天昆山百戏节,也最多演个一天、两天结束了,就是凑个热闹。
昆曲不是专门在昆山造了一个戏剧博物馆吗?我去的那天还把我赶出来了,哈哈哈。
为什么呢?因为开直播,说它这个布置的有问题,那个布置的有问题,哈哈哈。他说:沈老师你早点走吧,哈哈哈,他说:沈老师,我们知道你,我们这个刚开馆,你这样直播对我们影响不好,你走吧。
我也没办法。我说他做的不够到位,为什么?一个就是懂行的人觉得太浅了,不懂行的人觉得没有吸引力。那么你怎么(太吸引人呢?)。
我还以为他是叫我签名呢,却没想到是叫我走。——
当时,沈巍在昆山的戏剧博物馆是如何踢馆的呢?
我们找到一个早期的视频,沈巍这一次有一点太过分了,对展板上的文字,依次挑剔了一番,而不是对“履薄临探”执着于一字顺便一提。
![]()
在粤剧展板部分,沈巍指出介绍的人物不够典型:
![]()
——红线女最有名的剧目就是《搜书院》。但是你《搜书院》,你要挑马师曾和红线女的呀,他们两位是杰出的演员。然后还有一个就是《窦娥冤》,就是那个关汉卿,是广东粤剧的代表剧目。广东粤剧现在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现在的排名是世界级,就像古琴一样的,但是它(展板上的注明的)仅仅是国家级。所以它这个还是有点失望的。——
在湘剧展板前,沈巍继续挑刺:
![]()
——还有就是高腔,这个《拜月亭》是根据金、刘、拜、沙当中的一个剧目,应该有的重点介绍它也没有。——
在汉剧板块前,沈巍继续发现不足:
![]()
——还有汉剧,这个剧目(《宇宙锋》),和河南豫剧和京剧梅兰芳,号称为叫三峰,哪三峰呢?就是陈伯华的《宇宙锋》,梅兰芳的《宇宙锋》,陈素真的《宇宙锋》。这个演的戏是《宇宙锋》,但是它这个照片选的不是陈伯华。因为对现在而言,你选一张陈伯华那是很容易的,还有你要做个标记,但陈伯华他没写。还有呢就是剧目、演员,它一句都没提到著名演员。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失误,有瑕疵。——
转到下面一个曲剧板块,沈巍又发出了惊诧:
——哎,怪了,它这里倒出现了,张新芳、海连池、马琪。那问题是你介绍了河南的曲剧,那还有的北京曲剧呀。北京曲剧魏喜奎那可是出名的呀,它没介绍。——
沈巍在昆山戏剧博物馆拳打脚踢的主要精髓,我们整理一下:
——昆山戏剧博物馆的展品确实藏着不少“硬伤”——核心剧种漏关键人物、同类剧种厚此薄彼、剧种-剧目-演员的关联断裂,对懂行的人来说,确实显得不够专业。
几个关键疏漏的补充,更能凸显问题所在:
1. 粤剧:作为世界级非遗,不仅要提《搜书院》《窦娥冤》,更该标注马师曾、红线女这对“黄金搭档”,他们的唱腔和表演才是粤剧的标志性符号;
2. 《宇宙锋》三峰:陈伯华(汉剧)、梅兰芳(京剧)、陈素真(豫剧)的版本各有韵味,少了陈伯华的标注,等于丢了汉剧的核心代表;
3. 曲剧分支:河南曲剧提了张新芳等名家,却漏了北京曲剧泰斗魏喜奎(代表作《杨乃武与小白菜》),河北曲剧也只字未提,违背了“全面呈现”的展馆逻辑;
4. 演员缺位:戏曲的灵魂在人,脱离名家谈剧种、剧目,就像少了“活的传承”,不懂行的游客看不到亮点,懂行的觉得浮于表面。
这些瑕疵其实不难修正,关键是有没有“尊重专业、敬畏传统”的态度。——
![]()
而在“江南曲圣纪念馆”,沈巍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点穴这家博物馆是否经得起考验。其实,沈巍这样的戏迷能来踢馆,才能把戏剧的沉醉给踢醒,焕发出生机,找到与更多的潜在的观众的共情点。
![]()
而在沈巍的点拨下,不正是有很多的普通民众开始产生了对戏剧的兴趣,体味到戏剧之美了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