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百年戏腔与青春面庞相遇,将激荡出怎样的艺术火花?11月14日,“国粹有传人·闵行正青春”2025年闵行区戏曲传承与发展项目展演在紫竹小学音乐厅举行,140余名小演员从课堂走向舞台,从“听戏人”成为“唱戏人”,生动诠释了京剧、越剧、昆曲与沪剧的独特魅力。
![]()
据悉,闵行区“戏曲传承与发展”项目历经七年,已成为覆盖全区7个街镇、15所学校的文化品牌,累计惠及学子超4000名,在无数青少年心中种下了戏曲的种子。
本届展演中以“烽火梨园·红色记忆”“古韵流芳·经典永传”“沪上乡音·家国情怀”“跨界争艳·百花竞放”四大篇章为主线,15个经典与新编剧目接连上演,展现了一场小而精、精而美的“戏曲嘉年华”。
“烽火梨园”中,《定军山》唱腔铿锵,小演员们以挺拔的身姿演绎老将黄忠的壮志豪情;《红灯记·听罢奶奶说红灯》用细腻的念白与唱腔,传递革命精神的薪火;《智取威虎山》则以紧凑的剧情与飒爽的舞台形象,再现英雄气概。
![]()
![]()
![]()
“古韵流芳”篇章中,《牡丹亭·游园》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的婉转唱词,搭配柔美身段,细腻刻画杜丽娘的春思情愫;《追鱼·拔鳞》在奇幻情节中演绎爱情的纯粹;《牡丹亭·堆花》则以华美的场面,呈现出一场视觉盛宴。
![]()
![]()
![]()
“沪上乡音”中,沪剧《江南雨》以吴侬软语勾勒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大闹明伦堂》妙趣横生,尽显智慧交锋;《战歌》则以一封家书为引,将家国大义娓娓道来。
![]()
![]()
![]()
“跨界争艳”部分,昆曲《东窗事犯·扫秦》正气凛然;京剧《贵妃醉酒》雍容华美;原创昆曲《梅陇种云谣》将闵行本土故事搬上舞台,实现了传统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压轴剧目《霸王别姬》则以一段悲壮诀别,为整场演出画上圆满句号。
![]()
![]()
![]()
![]()
“尽管小演员们的表演技巧尚在打磨,但他们全情投入的热情和对戏曲的理解尤为动人。”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校长张军、上海越剧院一级演员丁小蛙、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陈圣杰等专家鼓励道。

记者:宿铭珊
供稿:区教育局
初审:高淑婷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