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的博弈,印度却是想钻空子了。
渴望趁机 从中美休战的空隙坐稳前排,印度怕是没这个机会。
10月底,中美两国领导人在韩国釜山达成一项框架贸易协议,中国同意暂停原定于11月8日生效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为期一年。这一“稀土休战”暂时缓解了全球供应链的紧张局势,却意外刺激了另一个亚洲大国的野心,印度。
![]()
印度政府与行业迅速作出反应,认为这是打破中国稀土垄断、提升自身全球地位的“战略窗口期”。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绝对优势令印度如坐针毡:全球69%的稀土产自中国,精炼产能占比高达91%。印度虽然拥有690万吨稀土储量,位居世界前五,但其开采量不足全球1%,且严重依赖从中国进口磁铁等关键材料。
而中国在2025年4月对7种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10月进一步扩大管控范围,直接冲击了印度汽车制造业的命脉。印度汽车工业协会紧急向政府施压,呼吁通过外交渠道与中国协商供应许可,甚至计划派遣行业代表团赴华谈判。
印度试图借助中美战略缓冲期,加速推进其“国家关键矿产使命”,通过1630亿卢比的资金投入,推动私营企业参与稀土勘探与加工,并计划在2026年前实现精炼稀土氧化物年产量2000至3000吨。然而,这一雄心背后是印度对资源安全的深层焦虑。印度重工业部长明确表示,若稀土供应持续受阻,该国电动汽车产业可能面临停产危机。
![]()
也是因为中美稀土休战的消息传出,西方国家松了一口气,但印度却看到了机会。
印度拥有全球第五大稀土储量,估计达690万吨,却仅贡献了全球不到1%的稀土产量。而这一巨大差距既揭示了印度稀土产业的现状,也预示了其未来发展的潜力。
今年以来,印度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稀土产量。1月,印度政府批准了投入1630亿卢比的“国家关键矿产使命”计划。
![]()
3月,印度又向私营部门开放了稀土勘探许可。这些举措旨在通过确保国内外矿产供应,加强整个价值链。
而印度稀土有限公司作为国有矿业公司,已被授予在印度生产稀土元素的权限。该公司正在三个地点运营综合采矿和加工设施,并获得更多储备矿床的开发权,计划进一步提高国内产量。
只得说,印度的稀土雄心并非空穴来风。其沿海沙矿中蕴藏大量轻稀土,但价值更高的中重稀土占比有限。
![]()
更严峻的是,印度在稀土产业链中始终未能突破技术壁垒。安永帕特农合伙人阿比吉特·库尔卡尼指出:“印度在先进分离和精炼技术方面落后于中国、美国和日本。” 例如,印度国有矿业公司IREL曾因技术不足,终止了对日本长达13年的稀土供应协议。
技术短板直接映射到产业层面。印度汽车制造商巴贾杰公司警告称,稀土磁铁库存即将耗尽,7月生产可能陷入停滞;马鲁蒂铃木等企业也面临零部件断供风险。
而尽管印度尝试与越南、日本等国洽谈替代供应,但短期内难以摆脱对中国稀土材料的依赖。
![]()
美国专家却是坦言,印度若想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扮演关键角色,必须解决人才短缺、基础设施落后及环境监管问题。
毕竟放射性废物处理更是印度无法回避的挑战。该国主要稀土资源,独居石矿含放射性元素,开采过程中可能引发环境与健康风险。此外,印度政府向私营部门开放勘探许可后,仍需应对矿区社区矛盾与环保标准缺失的困局。
除了技术瓶颈,印度还面临人才短缺问题。印度一直更注重培养计算机软件人才,而冶金等稀土加工所需的人才培养则未受到同等重视。
![]()
基础设施落后也是一大挑战。许多稀土矿区位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能源供应不稳定,极大增加了开采成本。
印度的稀土资源结构也不平衡。其大部分已探明稀土矿是价值较低的轻稀土,而在军工和高科技领域更为重要的中、重稀土数量相对较少。
这使得印度即使成功提高了稀土产量,仍可能无法满足国内高科技产业的需求。
![]()
只得说,当前全球稀土市场的高度集中已成为各国能源安全的隐患。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在20种能源相关战略性矿产中,19种的精炼加工主要依赖单个国家。
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控已经引起连锁反应。据报道,在中國加强稀土出口管制的背景下,向中国申请进口稀土磁铁许可的印度公司从11家增加到了21家。
稀土磁铁短缺已对印度汽车制造商的生产计划造成影响。印度巴贾杰汽车公司执行董事拉凯什·夏尔马发出警告:“供应和库存正在减少,如果没有货物运输,7月份的生产将受到严重影响。”
![]()
而为应对这一局面,印度政府计划派遣一个汽车行业代表团赴华讨论加快稀土进口进程。这表明,尽管印度有发展国内稀土产业的雄心,但在短期内仍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
印度发展稀土产业的道路布满荆棘,但也并非没有希望。
印度计划在2025-26财年实现精炼稀土氧化物年产量2000至3000吨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印度稀土公司正在积极投资开发孟加拉湾沿海地区的奥里萨沙矿等项目。
![]()
印度还希望通过参与“四方安全对话”等多边平台,加入构建所谓的“有韧性和可信赖的关键矿产供应链”。
但这一过程面临诸多障碍,包括技术落后、人才短缺和矿区基础设施不足等。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关键矿物安全项目主任格雷斯林·巴斯卡兰表示,鉴于可观的储量,印度有望“在全球稀土供应链多元化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
然而,从储量到产能的路径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印度的稀土雄心需要时间、技术和巨额投资的支撑。
如今全球稀土市场的博弈远未结束。印度能否利用中美战略间隙实现稀土野心,尚需时间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更多国家加入这场“稀土争夺战”,全球供应链将变得更加复杂多元。
但可以知道的是,在这场关乎未来科技和能源的战略竞争中,真正的赢家或许不是拥有最多资源的国家,而是最能创新技术、最高效利用资源的国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