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号 首发呈现
大好河山,邀您共看
还没给中国道歉,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就急不可耐地想去见朝鲜领导人金正恩。
这是何意?
这出荒诞的政治戏码,不过是她为挽救自身政治危局而上演的又一次拙劣表演。
![]()
祸起萧墙,言多必失
此前高市早苗涉华错误言行,中方将其定性为“露骨挑衅”,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挑战。
这绝非普通的口舌之争,而是对中国核心利益的严重侵犯,是对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公然叫板。
11月13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奉示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
“奉示”二字,分量千钧,它意味着这并非外交部门的常规操作,而是来自中国最高领导层的明确指示,代表着国家最高意志。
![]()
谈话的气氛,可想而知是何等严峻。
孙卫东副部长向日方提出的,是“严正交涉”。
这在外交辞令中,已是最为严厉的警告之一。
仅仅一天之后,外交战线的压力再次升级。
11月14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同样奉示约见日本外务事务次官船越健裕。
在东京,中国的声音再一次清晰、响亮地提出严正交涉。
![]()
从北京到东京,两天之内,两次“奉示”召见,中方用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向日方传递了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在台湾问题上,没有任何模糊空间,没有任何退让余地。
面对中方排山倒海般的外交压力,高市早苗陷入了巨大的被动。
然而,她的应对方式,却尽显其政客的投机与傲慢本性。
截至11月15日,她拒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拒不收回那番极具煽动性的言论,更谈不上消除由此产生的恶劣影响。
她选择了一种自以为聪明的“冷处理”方式。
她只是轻描淡写地对外界表示,“今后不再提及”此事。
仿佛只要她闭上嘴,这场由她一手挑起的风暴就能自动平息。
这种掩耳盗铃式的“危机公关”,在中国这里显然是行不通的。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应斩钉截铁。
他强调,日方必须做的是“明确收回涉台谬论,彻底纠正错误”。
仅仅承诺“不再提及”,就想把这笔账一笔勾销,无异于痴人说梦。
中方的立场坚如磐石:问题是你犯下的,影响是你造成的,不彻底清算,这页就翻不过去。
正是在这样一种内外交困、走投无路的窘境下,高市早苗才急切地打出了“朝鲜牌”。
声东击西,一厢情愿
高市早苗的算盘,打得不可谓不精。
在中国问题上陷入僵局,颜面尽失,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另一个外交舞台上,寻找突破口,制造新的热点,从而转移国内外的注意力。
与朝鲜领导人会面,无疑是一步险棋,但同样也是一招可能带来巨大政治收益的棋。
“朝鲜绑架日本人问题”是横亘在日朝关系间的一道深深伤痕,也是日本社会一块长久未能愈合的痛。
数十年来,它反复撕扯着日本民众的神经,成为历届日本政府无法回避的政治难题。
![]()
任何一位首相,只要能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一丝一毫的进展,都足以在日本国内获得巨大的政治声望。
高市早苗正是看准了这一点。
她试图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敢于担当、为国民利益不惜冒险的强大领导者。
通过炒作“朝日首脑会谈”这一极具爆炸性的话题,她不仅可以暂时将国内舆论的焦点从她的“涉台失言”上移开,还能迎合国内部分民众,特别是受害者家属的期待,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
这套“声东击西”的把戏,在政治操作中并不罕见。
当一个方向的压力过大时,便在另一个方向制造出更大的响动,以此来分散压力、混淆视听。
高市早苗显然深谙此道。
![]()
她希望通过展现自己在朝鲜问题上的“积极作为”,来对冲因挑衅中国而带来的负面形象。
她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看,我并非一个只会惹麻烦的政客,我也是一个能够处理复杂国际事务的“实干家”。
然而,政治算计终究是政治算计,它无法取代冰冷的现实。
高市早苗的这番表演,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一厢情愿”的色彩。
她似乎忘记了,外交是双向的,不是她一个人就能唱好的独角戏。
她满心欢喜地向平壤递出橄榄枝,却似乎从未认真想过,对方是否真的愿意接。
![]()
她沉浸在自己设计的剧本里,扮演着和平使者的角色,却忽略了舞台另一边的主角,对她这番表演根本毫无兴趣。
她的热情,注定要贴上朝鲜冰冷的脊背。
![]()
热脸贴上冷屁股,千年宿敌“血债未还”
历史的巧合,有时充满了辛辣的讽刺。
就在11月14日,高市早苗在东京高调宣布准备与金正恩“面对面”的同一天,朝鲜的官方媒体《劳动新闻》,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回应了日本的“善意”。
该报纸用显著版面,报道了两天前(11月12日)在平壤举行的一场历史学讨论会。
这场讨论会的主题,可谓是字字诛心。
它的名字叫作:“历数千年宿敌日本罪状”。
在朝鲜官方的语境里,日本的身份不是潜在的谈判伙伴,而是“千年宿敌”。
![]()
文章中,朝鲜的学者们历数了日本在历史上对朝鲜半岛犯下的种种罪行,言辞激烈,充满了控诉与仇恨。
报道更是毫不客气地提醒日本,“还欠着朝鲜‘血债未还’”。
这已经不是暗示,而是赤裸裸的明示。
朝鲜官方对高市早苗这番行为的评价,更是充满了鄙夷与不屑。
他们将其定性为一场“不自量力的表演”。
在朝鲜看来,一个连历史都无法正视、连血债都尚未偿还的国家,根本没有资格来谈什么“富有成效的关系”。
一边是高市早苗伸出的“橄榄枝”,另一边是朝鲜挥舞的“记仇本”。
一边是“面对面会谈”的热切期盼,另一边是“千年宿敌”的冰冷定性。
这场面,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
高市早苗的热脸,结结实实地贴在了朝鲜的冷屁股上。
事实上,朝鲜的这种态度早有预兆。
就在一个月前的10月初,朝鲜外务省网站就曾发表专家文章,明确重申了朝方的一贯立场。
那就是,朝日之间的所谓“绑架问题”,已经“彻底解决”。
这意味着,在朝鲜看来,这个议题根本就没有重启谈判的必要。
高市早苗信誓旦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对方眼里,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她拿着一把早已失效的钥匙,却妄想去打开一把已经被焊死的门。
这场拙劣的表演,至此已经演无可演。
![]()
高市早苗试图通过与朝鲜接触来转移外交危机的图谋,被朝鲜用最直接、最不留情面的方式彻底击碎。
她不仅没能从中国问题上解套,反而让自己在国际舞台上又多了一重尴尬的身份——一个被谈判对象公开羞辱的“示好者”。
她想扮演一个纵横捭阖的外交家,结果却演成了一个无人理睬的小丑。
这场由高市早苗自编自导自演的政治闹剧,最终以一个极其难堪的方式草草收场。她在中国面前丢了面子,又在朝鲜那里丢了里子。
参考资料:
朝媒狠批日本:“千年宿敌”
2025-11-14 22:20·参考消息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