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小屋后续:“自律委”真面目曝光,仅3人团伙 已有完整证据链
朱永清在成都的第二次创业,还没开始就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他租下天祥滨河路一家80平的商铺,想着终于能实现开甜品店的梦想,结果一群自称“自律委员会”的人找上门,直接给他的热情泼了盆冷水。
他们先是否定他的甜品店计划,说“有味道”;他退一步想改卖精酿,又被以“太吵”为由拒绝。最后对方干脆摊牌:“哪个都干不了”。这让他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在成都创业就遭遇骗局还在打官司的经历,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
更让他措手不及的是,当他去办营业执照时,被告知因为该店铺之前遭到大量投诉,必须拿到自律委员会的承诺书才能办理。他这才意识到,这群人不是那么好打发的。
合伙人多方沟通,对方要么不回消息,要么就不断拖延。好不容易见面协商,他们又提出新的问题:门头属于公共区域要砸掉,还说房本80平他多占了10平。而这门头明明是开发商统一制作的,从来没人提过异议。
![]()
几番拉扯后,朱永清隐约感觉到了对方的真实意图,便直接问是不是要钱。对方毫不避讳,开口每月800元,还说交了钱事情就好商量。让他更惊讶的是,后来他知道隔壁的“和平小屋”也被同一个组织索要过同样的金额。
开过20年店、打理过50家实体店的朱永清从没交过这种不明不白的钱。虽然想过破财消灾,但最终他还是拒绝了——不能纵容这种不合理的要求。
![]()
拒绝交钱后,麻烦接踵而至。高考期间,合伙人只是在店门口给椅子刷复古漆,就被人举报“违规装修”。执法人员上门查看后也觉得荒唐。而他的营业执照,也因为没有自律委员会的签字,彻底卡住了。
![]()
就在朱永清苦恼时,他得知隔壁的“和平小屋”也遭遇了同样的困扰。这家由法国小伙马库斯运营的店铺,展示着他外祖父在1937年拍摄的618张日军侵华暴行照片,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公益空间。
马库斯的团队同样被自管小组的贾某和杨某要求每月缴纳800元的“占用公区费”。这个消息让朱永清彻底被激怒——人家捐赠历史罪证、免费办展览,没要一分钱回报,反倒被催着交这种不明不白的费用。
![]()
朱永清决定不再隐忍。从一开始就保留的所有录音、聊天记录和合同文件,此刻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而马库斯也公开了相关视频,事件迅速引发全网关注。
成都网友得知后自发跑到和平小屋支持马库斯,有人举牌声援,有人帮忙整理展品,甚至深夜还有人不愿离开,就怕他受委屈。这些自发行动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反而让更多人知道了这批珍贵历史照片的存在。
![]()
随着舆论发酵,成都成华区迅速成立联合调查组,并于11月13日发布情况通报。原来所谓的“自律委员会”实为“紫薇名居居民自治管理小组”,是居民自治组织。通报明确指出,自管小组曾口头要求底层商铺缴纳“占用公区费”,但因未与商铺达成一致,实际均未收取。
![]()
对于社区书记李某某饮酒后开展工作行为不当的问题,已按程序对其停职。调查也显示,公安机关接到的4次报警均未发现故意损害财物、扰乱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
11月14日,马库斯发布视频称已接受自管小组相关人员的道歉,感谢所有支持他们的朋友。但与此同时,朱永清的问题还没完全解决,他的店铺仍在等待办证,那些不合理的要求也没有正式撤销。
![]()
回头看,自管小组本是为居民服务的自治组织,负责反映民情和管理院落环境秩序以及院落财产,结果有人却借着这个名头动起了歪心思。成都近期正在开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专项治理,重点整治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门槛、侵害企业产权等问题,而这种基层的“微权力”滥用,恰恰是治理的重点。
朱永清的创业路,某种程度上也是许多小微企业在当下营商环境中处境的缩影。他保留完整证据链的谨慎,和马库斯选择公开事件寻求舆论支持的做法,给了我们两种不同的维权样本。
![]()
这个事件最终能有这样一个相对积极的进展,既得益于政府的快速反应,也离不开广大网友的持续关注。它让我们看到,那些珍贵的历史记忆需要被守护,而那些企图借着“自治”名头耍威风、给创业者使绊子的行为,也终究会被放阳光下接受审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