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月11日,约旦河西岸的安宁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力事件彻底撕裂。数十名以色列定居者化身为暴徒,其中一些人蒙着面,另一些则手持棍棒,在西岸中部的两座巴勒斯坦村庄内大肆破坏,制造混乱。
2. 巴勒斯坦媒体于次日公布的现场影像令人震惊:火光四起,浓烟滚滚,多辆卡车与私家车在烈焰中化为废铁;一座仓库和一家塑料加工厂未能幸免,整片区域陷入火海。最终统计显示,共有10辆汽车被完全焚毁。
3. 更令人愤慨的是,这些施暴者不仅焚烧财物,还将怒火倾泻于无辜平民身上。四名巴勒斯坦民众在袭击中受伤——有的遭棍棒殴打,有的被飞石击中,身心遭受严重创伤。
![]()
4. 这些定居者的狂妄行径并未止步于此。当以色列国防军接到报警后迅速派遣小队赶赴现场处置时,竟也成为攻击目标。
5. 面对本国军队,这群极端分子毫无敬畏之心,公然对士兵发动肢体攻击,并恶意损毁军用车辆,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失控。
6. 当日下午,以军逐步恢复秩序,成功控制场面,并逮捕了四名涉嫌参与暴行的定居者。外界原以为这将是遏制暴力的开端,但仅仅过了一夜,12日传来消息:四人中有三人已被警方释放。
![]()
7. 此举立即引发以色列国防军高层强烈不满。军方官员公开表达愤怒,批评执法机构反应迟缓、处理软弱,未能有效震慑此类日益猖獗的犯罪行为。
8. 在约旦河西岸地区,涉及以色列公民的案件通常由警方与国家安全局辛贝特共同负责管辖。然而此次快速释放嫌疑人的决定,使军方深感司法正义已然缺位。
9. 实际上,因袭击巴勒斯坦人而被拘捕的定居者本就寥寥无几,真正被起诉并定罪者更是凤毛麟角。此次刚抓即放的做法,无疑被视为对暴力行为的变相鼓励。
10. 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扎米尔对此事作出强硬回应。他在官方声明中明确表示:“我们注意到近期发生的以色列平民针对巴勒斯坦人及我方安全部队的暴力事件,对此予以最严厉的谴责。”
![]()
11. 扎米尔语气坚定地指出:“这类少数群体的犯罪行径玷污了广大守法公民的形象,违背了国家的基本价值观,已触碰不可逾越的底线。它们不仅破坏社会公义,还干扰了我军执行保卫社区与开展反恐行动的核心任务。”
12. 他强调,军方将采取坚决措施制止此类现象,确保责任追究到底,直至实现真正的公正。
13. 负责约旦河西岸军事行动的中央司令部司令阿维・布鲁斯也在高级军官会议上加入声讨行列。
14. 他表示,定居者对巴勒斯坦平民以及以色列安全部队实施的暴力行为“完全不可接受”,并形容当前部分青年群体表现出的无政府主义倾向是“极端危险且必须根除的威胁”。
![]()
15. 布鲁斯指出,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仅依赖军事手段,而需全国系统协同作战——教育体系、社会福利、执法力量与司法惩处必须形成合力,缺一不可。
16. 他还特别重申,所有以军士兵都接到了清晰指令:面对民族主义犯罪行为绝不能袖手旁观,必须尽一切可能进行干预与阻止。
17. “我们将与警方、辛贝特保持紧密协作,唯有如此,才能彻底铲除这股危害公共安全的毒瘤。” 布鲁斯坦言,目前部队正陷入一种难以承受的局面:大量人力物力被迫用于应对内部极端分子,导致原本用于反恐巡逻与防御任务的资源严重分散。
![]()
18. 在他看来,这些暴力行为不仅损害了定居点自身的声誉,更让整个以色列在国际舞台上蒙羞。“我们决不允许违法者肆意破坏财产、伤害无辜、扰乱地区稳定,同时削弱国家核心安全职能。”
19. 此次骚乱并非偶然个案,而是近年来以色列定居者暴力浪潮持续升级的一个缩影。
20. 自今年年初以来,类似事件呈现爆发式增长,尤其进入10月以来,几乎每日都有发生,频率之高前所未有。
![]()
21. 熟悉当地情况的人清楚,每年此时正值橄榄收获季节,但今年的采摘季却演变为“暴力高发期”。定居者(有时甚至包括个别以军士兵)频繁袭击正在田间劳作的采摘人员。
22. 受害者中不乏来自以色列本土及海外的志愿者,他们不分宗教背景,既有犹太裔也有非犹太裔,只是出于善意前来协助,却遭到无端攻击。
23.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OCHA)在11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仅10月份一个月内,就记录到264起定居者袭击事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部分事件两者兼具。
![]()
24. 根据以色列国防部统计,自年初至今,已发生704起“民族主义犯罪”事件。这一数字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数(675起),短短数月便创下新高,暴力蔓延速度令人震惊。
25. 伤亡人数同样令人揪心。中央司令部披露,截至目前,已有174名巴勒斯坦人在袭击中受伤,而2024年全年的伤者人数为155人——这意味着今年尚未结束,受害者数量已突破历史纪录。
![]()
26. 国防部门估计,目前活跃于约旦河西岸的犹太极端青年约有200人,正是这批人构成了暴力活动的主要推动力量。
27. 尴尬的是,以色列国防军在应对这些极端分子时,正面临执法工具不足的困境。
28. 军方人士于12日透露,由于国防部长卡茨在今年早些时候叫停了对以色列公民使用行政拘留的政策,使得军方失去了一项关键的预防性管控手段,面对不断壮大的极端势力显得捉襟见肘。
![]()
29. 尽管中央司令部司令有权签发“限制令”,禁止嫌疑人进入西岸区域,也可下达居家监禁命令,但实际效果有限。
30. 布鲁斯近期已签发30份此类命令,并计划扩大使用范围,但军方普遍认为,仅靠现有权限仍不足以扭转局面,亟需获得新的法律授权以增强应对能力。
31. 一边是极端定居者的暴行愈演愈烈,从攻击平民、纵火烧车到对抗本国军队,持续加剧西岸紧张态势;另一边是执法机关的宽松处理激起军方强烈反弹,体制内部分歧日益明显;再加上约束手段匮乏,难以有效压制极端情绪的蔓延。
![]()
32. 中东本就是多方角力的复杂地带,和平进程本就脆弱不堪。而此类暴力行为无异于在干柴之上泼油,不仅加深巴以之间的敌意与仇恨,也为整个地区的和平前景投下沉重阴影。
33. 当前最令人担忧的是,若此类行径得不到有力遏制,执法与军方之间的裂痕未能及时弥合,未来或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
34. 极端分子是否会因惩罚轻微而更加肆无忌惮?巴勒斯坦社会的积怨是否会在某一刻集中爆发,触发更大规模冲突?中东本已摇摇欲坠的和平防线,能否经受住一轮又一轮的冲击?
35. 这些问题不仅考验着以色列政府的治理智慧与法治决心,也牵动着整个区域的安全格局。
36. 毕竟,真正的和平从来无法建立在纵容暴力的基础之上。唯有坚决打击极端主义,让违法行为付出应有代价,才有可能为这片土地带来一丝和解的希望。否则,通往和平的道路只会越走越窄,越走越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