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前言
哈喽,大家好,我是环球哥,今天这篇文章主要分析的是美以之间达成的二十年军事援助新协议。
美国与以色列正在酝酿的二十年军事协议,本质是一场用美国优先包装的利益捆绑,核心直指美国纳税人的钱包。
这份协议试图将原本十年一续的军事援助延长一倍,背后藏着的不仅是以色列的诉求,更是美以关系中难以言说的利益博弈。
![]()
这份协议的本质,是给美国优先的表层拥护者画下的大饼,以色列用看似合理的表述包装提案,真正目的是诱使美国政府点头,进而实现长期稳定的军事资源获取。
所谓协议,说穿了就是美国先举债,再把资金交给以色列购买美国制造的武器,美其名曰保障以色列安全,实则是在为一个核大国的军事行动买单。
38 万亿债下,美以 20 年军事援助陷阱
奥巴马政府2016年签署的十年期协议,约定每年向以色列提供38亿美元援助,这笔资金将持续到2028年到期,但以色列显然不满足于此,这份新提案不仅要延长期限,更在金额上暗藏野心。
毕竟从历史来看,美以的安全援助协议金额一直在攀升,1998年的协议总额213亿美元,2008年增至320亿美元,2016年更是达到380亿美元,每一次续约都是一次资金加码。
![]()
更值得关注的是,自10月7日以来,美国已额外向以色列提供300亿美元援助,专门支持其在加沙地带的行动,即便有如此巨额的临时资金注入,以色列仍急于修改现有协议,其想要持续榨取资源的意图不言而喻。
这份即将到期的2016年十年期谅解备忘录,以色列希望在一年内敲定新协议,还针对性提出了两项关键修改。
在多数情况下,美以这类安全协议的推进往往顺理成章,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觉醒,一个经济状况优于美国的国家,为何能长期获得美国的巨额援助?这背后的逻辑根本站不住脚。
![]()
尽管质疑声渐起,越来越多民众向国会议员施压要求拒绝此类协议,但能否阻止特朗普政府促成新协议,仍是未知数,从过往美以关系的惯性来看,以色列大概率会得偿所愿,毕竟在军事合作这条路上,双方的利益捆绑早已根深蒂固。
以色列的第一项提议,是将协议期限从十年延长至二十年,这一调整绝非简单的时间拉长,而是要让协议覆盖到2048年,以色列所谓独立的百年纪念日,而这一日期对巴勒斯坦人而言,是难以磨灭的1948年灾难。
对美国而言,这意味着未来二十年都要被绑定在以色列的安全框架中,持续投入海量资金,如此长期的承诺显然得不偿失。
![]()
第二项提议则更具迷惑性,将部分资金用于美以联合研发,而非直接军事援助,这被包装成美国优先的体现,但本质上与这一原则毫无关系,所谓联合研发,大概率聚焦国防科技领域,比如合作开发国防人工智能,或是升级铁穹导弹防御系统。
铁穹对以色列确实实用,作为小国,其国土面积有限,这套系统能有效拦截短程火箭弹,契合其安全需求,但美国与以色列的国情天差地别,美国疆域辽阔,面临的安全威胁与防御需求完全不同,照搬铁穹模式根本不现实。
特朗普曾提议美国建造类似系统,显然是忽视了两国的核心差异,这样的联合研发对美国而言,更多是为以色列量身定制的福利。
![]()
核心问题始终没有改变,美国已背负38万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却还要继续举债援助以色列,助力其在中东推行扩张政策。
这种牺牲自己国家纳税人利益、满足他国诉求的做法,虽然违背了美国民众的核心利益,但却大概率会被美国政府默许通过,不过随着越来越多内幕曝光,比如杰夫・爱泼斯坦事件牵扯出众多现任或前任政府权贵,真相或许正在浮出水面。
以色列以往通过隐性手段胁迫美国议员支持其政策的做法,可能会受到更多制约,议员们是否会因此改变立场,虽仍存疑,但已出现一丝变数。
![]()
军工复合体获利,美以协议背后博弈
这份让美国背负更多外债的二十年协议,成功概率其实相当高,一篇深度报道就揭开了关键原因,加沙战争让美国军工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这背后是军工复合体对美国对以政策的深层影响。
此前的讨论多聚焦于政府腐败、权贵丑闻以及以色列对美国政客的影响,却忽略了军工企业这个关键利益方,这些企业从美以军事合作中获取巨额利润,自然会推动相关协议的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发布这篇报道的媒体,其编辑部立场极端右翼,向来对以色列态度谄媚,但编辑部与新闻部门相互独立,这篇揭露企业获利的报道,客观呈现了背后的利益链条。
![]()
报道显示,自加沙战争爆发后,波音公司成为以色列最大的美国供应商,美国去年批准向以色列出售价值188亿美元的波音F-15攻击战斗机,交付将于2029年启动。
除了波音,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提供战斗机零部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高能精确导弹供应商)也在这场交易中获利颇丰。
洛克希德・马丁的最新年度报告显示,得益于美国对以色列和乌克兰的国防资金增加,尤其是弹药采购量提升,其导弹部门去年收入增长13%,达到127亿美元。
对这些军工企业而言,美以之间的军事协议就是一本万利的摇钱树,他们通过政治献金等方式影响政客决策,成为推动协议落地的重要力量。
![]()
牺牲民生?美国对以 20 年援助猫腻
美以联盟对美国人民和绝大多数美国政府部门而言,毫无实际益处,真正受益的是以色列政府,以及其国内主张扩张、掠夺土地的势力。
最新消息显示,以色列已占领加沙地带58%的土地,约旦河西岸的暴行持续不断,巴勒斯坦人被迫离开家园,同时以色列还在占领黎巴嫩南部地区,这些行动背后都有美国军事援助的影子。
另一家军工企业通用动力公司,也在向以色列提供用于“梅卡瓦”坦克的120毫米炮弹,成为这场利益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
一组数据直观展现了美国的投入规模,自10月7日以来,美国已向以色列提供189亿美元的军用飞机、107亿美元的导弹、15亿美元的军用车辆以及10亿美元的火炮。
更令人费解的是,特朗普政府目前正寻求国会批准,再向以色列提供60亿美元额外武器援助,与此同时,他却在竭力阻止美国贫困民众获得全额食品券福利。
![]()
结语
美国国会连保障自己国家人民基本生活的本职工作都难以完成,却在为以色列追加援助的问题上效率惊人,特朗普无需在阁员间争论,就能直接推动国会批准援助提案,这种鲜明对比,恰恰暴露了美国政策的核心矛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