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梳理了当前较为活跃的若干典型诈骗模式,其共同点在于不法分子往往假冒国家部门、大型企业或国际知名机构的名义,利用“民族资产解冻”、“国家重点工程”、“高回报理财”、“影视投资”等虚假项目作为诱饵,通过精心包装的虚假应用程序(APP)或线下传销组织进行推广。
这些骗局不仅以“高额补偿”、“稳赚不赔”等话术利诱参与者,更在过程中非法收集个人信息,从事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具有极大的迷惑性和危害性。
1、虚构的“圆梦行动”APP
民族资产解冻诈骗。不法分子冒充某部门的名义,制作散布涉诈APP,打着“中国梦”的旗号,声称实名注册,即可获得338万补偿金,邀请新人参与可获得更多圆梦补偿金,涉嫌非法搜集个人信息,诈骗等违法行为。
![]()
2、虚构的“公信帮扶通”APP
民族资产解冻诈骗。不法分子冒充某部门的名义,打着“数字帮扶、精准惠民”等旗号,实名注册即可获得5万补偿金,同时虚构“农业领域”“工业领域”“科技领域”“服务业领域”“新能源领域”等高额返利理财项目。
![]()
据网友反馈的资料,该应用只能通过第三方链接、安装包下载,下载提示未备案,充值收款账户为第三方个人、公司,涉嫌非法搜集个人信息、诈骗等违法行为。
3、虚构的“爱心行动”APP
民族资产解冻诈骗。不法分子冒充某部门的名义,制作散布涉诈APP,声称提供个人信息,按照工作人员要求,即可领取98万“国家清退补偿金”,涉嫌非法搜集个人信息、洗钱等违法行为。
![]()
4、虚构的“提振·消费”APP
![]()
5、虚构的“共创普惠”APP
民族资产解冻诈骗。不法分子冒充某部门的名义,制作散布涉诈APP,声称注册可获得3000元国补,提供个人信息可办理500万元十年无息贷款,涉嫌非法搜集个人信息,诈骗等违法行为。
6、套牌的“PIF”APP
套牌虚假理财。不法分子冒充某境外合格投资机构的名义,制作散布涉诈APP,虚构“新手理财”“稳健优选”“长期收益”等日收益率0.7%-1.06%高额返利项目。
![]()
据网友反馈,该项目无法通过应用商城下载,只能通过第三方链接、安装包下载,下载提示未备案,通过虚拟货币交易,涉嫌诈骗、洗钱等违法行为。
7、套牌的“淡马锡”APP
影视投流类诈骗。不法分子冒充淡马锡公司的名义,制作散步涉诈APP,打着影视投资的旗号,虚构理财项目实施诈骗。
近日,淡马锡发布声明:关于淡马锡和淡明资本被冒用的澄清公告
![]()
8、湖北武汉“连锁经营”41份传销
模式:该传销组织打着“资本运作”“连锁经营”“阳光工程”“国家项目”等旗号,鼓吹投资135800元加入该组织,“出局”后可赚取1720万元。
9、山东烟台“中绿”3900传销
模式:该传销组织打着“中绿”公司(多年前就被定性传销)的旗号,打着直销、网络营销、分享经济等名义。
![]()
宣传购买一套价值3900元产品加入该组织,做到经理级别每月可获得23.8万元的奖励,出局可以获得208万元的回报。购买15单,出局可以获得1.5亿元的回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