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吴金鼎在山东龙山镇发现城子崖遗址。1930年11月7日,考古学家们对城子崖遗址进行正式发掘,从此开启了中国考古学的传奇篇章。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这座遗址的三次重要发掘,看中国学者如何用考古铲揭开中华文明的本土密码!
第一次发掘(1930-1931年)
![]()
(1931年发掘人员合影)
关键词:中国考古第一铲·龙山文化·本土起源
在“中国文化西来说”盛行的年代,李济、梁思永等学者带着“中国文明从哪里来”的疑问,开启了城子崖的首次科学发掘。
他们发现了什么?
全新考古学文化——龙山文化,证明了中国文明的本土起源
史前古城遗址——中国田野考古首次发现古城址
科学考古方法——首次绘制探沟地层剖面图,中国考古走向科学化
第一部考古报告集——《城子崖》报告集,开创中国考古出版先河
青春解读:这就像中国考古学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从此我们有了自己的考古话语体系!
第二次发掘(1989-1992年)
![]()
(张学海先生介绍发掘情况)
关键词:三城叠压·岳石文化·聚落考古
时隔60年,考古人员带着更先进的技术重返城子崖,这次他们要解答的是“这座古城如何演变”。
颠覆性发现:
修正历史认知:1930年代的“黑陶期城址”实为岳石文化,其下才是真正的龙山文化城址
三城叠压:清晰揭示龙山、岳石、周代三个时期的城址层层叠加
建筑技术飞跃:发现岳石文化城墙的基槽和版筑痕迹
全景布局:通过勘探摸清了城墙、壕沟、城门、道路的整体布局
青春解读:这波操作好比给古城做了个“CT扫描”,看到了以前看不见的“城市骨架”!
第三次发掘(2013-2017年)
![]()
(纵中探沟复掘)
关键词:四阶段演变·城门结构·环壕聚落
最新的发掘像侦探破案一样,解开了古城更多的秘密:
五大发现亮点:
四阶段文明:明确遗址经历龙山→岳石→早商→周代四个时期
城门真容:确认岳石文化南城门宽约4米
中心湖沼:遗址中部淤土区,记录着环境变迁与人地关系
大型遗迹:发现较多大型遗迹(沟状遗迹、夯筑基址)
聚落环壕:遗址中部偏北处发现龙山文化壕沟
青春解读:这就像拿到了古城的“生平简历”,从出生、成长到衰落,每个阶段都清晰可见!
95年,我们仍在发现
城子崖的95年,是中国考古从蹒跚学步到自信前行的缩影。三次发掘,不仅层层揭开了这座史前古城的面纱,更刷新我们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知。
在这里,我们找到了:
中国东部考古的起点
文明本土起源的铁证
科学考古方法的实践
古今对话的桥梁
站在先辈们第一次下铲的土地上,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那份寻找文明根脉的热忱。95年过去了,城子崖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来源:爱章丘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及时联系删除
章丘人论坛
咱章丘人自己的论坛
招聘/ 交友 / 房产 /聊天/爆料/便民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