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明的漫长星河中,先民们用有限的认知描绘着无限的苍穹,留下了诸多令人浮想联翩的谜题。这些记录散落在古老的典籍、奇特的岩画与神秘的考古遗存中,不断激发着后世对地外文明的想象与探讨。
![]()
东晋人王嘉写《拾遗记》,翻到尧在位三十年那段,西海上空来过一艘巨槎,四海上漂,十二年一圈,夜里发光,白天躲开视线,书里给它起了名字,贯月槎,挂星槎,槎上有羽人,嘴里润着露水活着,秦始皇那边也有记述,宫廷里见过自称宛渠之民的巨人,一群人乘着能潜入海底的船,叫螺舟,沦波舟,水到船身不浸进去,他们开口讲天地初开的景象,像眼前景象一样,飞行的样子,外形的样子,人能耐的样子,放到今天读者脑海里,影像跳出来就往飞船那路数去联想。
![]()
视线拉到美洲,玛雅的遗迹里留下一块直观的东西,帕伦克古城的石棺板,属于巴加尔二世的墓,考古界的常规解读,说的是君王坠入冥界的画面,有个做模型的人把浮雕抠出来做成三维,细节一层层冒出来,像进气口的开口,像排气管的管道,像操纵杆的杆,脚下位置有踏板,尾部还有像方向舵的部件,整体凑在一起的观感,和一间驾驶舱贴近,有些人就把画面里的君王看成在操控器械,面朝天空出发,玛雅的石刻里,人形头像戴着头盔,身上衣物的形制与常装不同,轮廓让人想到飞行用的装备。
![]()
脚步回到中国,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坑里起出的器物摆满展柜,青铜立人像个子极高,手掌巨大,腰身细长,青铜面具的眼部伸出,青铜神树枝叶层层上扬,这种造型和中原那套青铜习惯有距离,审美气质单看就分家,冶炼的水平在器物的接缝和纹理里看得见,某些合金里带磷,铸造的精度做工紧密,在时间顺序上与后世商朝比起来并不退后,铜料从哪里来这件事悬着,古蜀地山川阻隔,路途不好走,这门手艺的来源和扩散路径,像断了线的图纸,这个聚落出现得快,消失得也快,坑里器物表面留有火的痕迹,凿击的印记也能看出来。
![]()
往北看去,宁夏贺兰山的崖壁上有画,部分图像是悬在空中的椭圆形,边上伸出支架,中间位置又有人形的结构,三足站立,双臂外展的形态像羽翼,看到的人第一眼就把它和天上的不明物体合在一块,年代往前推到三千年前,石面上的刻痕保存下来,山里的人望天所思所感留在这几笔里。
这些碎片摆在一桌,人容易生出许多猜测,学界里主线的看法更愿意回到古人的世界,雷电风云的力量被人格化,未知的范围往神灵那边去寄托,仪式的图像和巫术的观念也在里头,玛雅的知识系统在天文历法和建筑上做出了门类,社会生产这头仍然靠刀耕火种的方式转,金属工具没有出现,轮子没有进入日常,知识层面的繁复和生活层面的简易并置在一个社会,成因要一层层去拆,把一切交给外来干预的说法,许多细线就被遮住了,人群的创造力,技术与环境的约束,文化自身的选项,都需要被看见。
不管最终的解释停在什么位置,这些记载和图像像镜面,映出人看天的那股心思,想把自己放到更大的空间里去定位,古人往上看,我们也在向上看,这些留下来的东西在时间两端搭起路,带着人继续走向未知,手里多一盏灯,脚下多一条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