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三个尽可能”:拆解湖北“三资改革”背后的逻辑

0
分享至

【文/观察者网 陶立烽 李琪】日前,湖北省长李殿勋提出的“一切国有资源尽可能资产化、一切国有资产尽可能证券化、一切国有资金尽可能杠杆化”引发关注。

不少人疑惑,这“三个尽可能”究竟是什么?为何要推进这样的改革?它和我们常说的“去杠杆”是否矛盾?其实,这一改革并非湖北“特例”,而是全国范围内盘活存量资产、积极应对财政压力的缩影,背后藏着一套 “让沉睡资产活起来” 的经济逻辑。

什么是 “国有三资”?改革的起点是 “分清家底”

要理解改革,首先得明确核心对象——国有“三资”,即国有资源、国有资产、国有资金。这三类“家底”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是过去常因“未被计价、难以交易”处于“沉睡”状态:

国有资源,指天然存在或依法归国家所有的“原始资产”,比如矿山、森林、河流、土地、数据等。比如湖北宜昌五峰县的山林、河流,过去可能只是“生态景观”,改革后通过确权估价,变成了可开发的“水生态旅游康养资源”,这就是 “资源资产化”的第一步。


湖北宜昌五峰县城渔洋关镇 湖北日报

国有资产,是资源“变现”或政府投资形成的“实体或权益”,包括办公楼、产业园区、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权(如公交运营权)、企业股权等。比如湖南湘江集团的梅溪湖写字楼,能通过租金产生稳定收入,这类资产就具备“证券化”的基础。

国有资金:主要指政府部门闲置或使用效率低的财政资金,比如长期趴在账户上未使用的项目经费、沉淀的社保结余资金等。湖北设立的“楚天凤鸣科创天使基金”,就是把分散的国有资金集中起来,撬动社会资本投资,这就是“资金杠杆化”的典型做法。

简单说,“三资改革”的本质是给“沉睡的家底”定价格、找用途,推动国有资源从静态管理变成动态运营。

为什么要改革?财政压力与投资效率的 “双重倒逼”

很多人好奇:过去靠土地财政、新增投资就能拉动经济,为何现在要费力盘活存量?答案藏在两组关键数据里,这也是全国各省推进改革的共同背景:

土地财政“退烧”,地方缺钱了

长期以来,土地出让金是地方财政的“重要补给”,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0%-40%。但2021年后,随着房地产“三道红线”等政策出台,土地市场降温明显:2023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入5.8万亿元,比2021年的峰值下降 31.8%,相当于少了近3万亿元收入,土地财政难以为继。

对湖北来说,截至2024年底,全省法定政府债务余额超1.85万亿元,还本付息压力较大,如果继续举债将加剧债务风险。此时盘活存量资产,就成了“不新增债务又能筹钱”的关键路径——比如武汉截至2024年9月累计盘活资产超2000亿元,宜昌前9月盘活“三资”231.5亿元,这些收入可直接用于民生项目或化解债务。

投资效率“下降”,花钱要更精了

衡量投资效率的核心指标是“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它的含义是“每增加1元GDP需要投入多少元资本”:数字越小,投资效率越高。2008年我国ICOR仅为2.7,意味着花2.7元就能新增1元GDP;但到2024年,这个数字涨到了10.0,相当于要花10元才能新增1元GDP,投资“性价比”大幅下降。

这背后的问题是:过去靠“大拆大建、新增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已经出现“边际效益递减”。比如建一条高速公路,初期能显著带动区域经济,但再建第二条、第三条时,新增的收益可能不够覆盖成本。此时,盘活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如通过REITs融资),比新建更划算——湖南、安徽都有类似案例,把高速公路资产证券化,既回笼了资金,又不影响道路正常使用。

“三个尽可能”不是“炒概念”,每一步都有实在操作

很多人对“资产证券化”“资金杠杆化”感到陌生,甚至担心“是不是又要加杠杆、冒风险”。其实这三个原则环环相扣,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操作路径,且和“金融杠杆”有本质区别,但具体操作中仍需注重规范:

第一步:资源资产化——给“无价资源”定个价

资源本身是 “无价的”,但通过确权、估价,就能变成 “有价资产”。比如:

湖北宜昌五峰县的水生态资源,过去只能“看风景”,改革后估价120万元,以10年协议交给企业开发,村集体每年能拿 52 万元固定收益,还能分1%的净利润;

安徽霍邱县的国有林场,通过测算林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发行“林业碳票”(1吨碳排放量对应1张票),首批29.2万吨碳票可直接交易,让“新鲜空气”变成了能赚钱的资产。


安徽省国有林场的林业碳票 上观新闻

这一步的关键是解决“资源不能交易”的问题——就像给无记名股票办了 “身份证”,从此资源有了明确的“主人”和“价格”,为后续盘活打下基础。同时要确保确权流程合法、估价方法公允,避免因产权不清或价值虚高引发后续纠纷。

第二步:资产证券化——让“固定资产”能流动

资产证券化(ABS/REITs)是把“能生钱的资产”拆成“可买卖的证券”,核心是“把未来的钱提前赚”,且不失去资产所有权。比如:

湖南湘江集团有两栋写字楼,每年租金收入近1亿元,通过发行“类REITs产品”,一次性融资20亿元,投资者买了这只产品,就能每年拿到租金分红,而湘江集团仍拥有写字楼的产权;

湖北黄冈发行的“供应链金融ABS”,把4家国企分散的应收账款(别人欠的钱)打包成证券,融资4.99亿元,利率仅2.8%——相当于用“未来能收到的钱”,提前解决了现在的资金需求。

这和“卖房子”不同:卖房子是永久失去资产,而证券化是“把房子的租金收益分出去”,资产还在自己手里,既能融资,又能持续产生收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前期得做好风险评估,若资产收益不及预期,可能影响证券兑付。

第三步:资金杠杆化——用“1元国有资金”撬来更多社会资本

这是最容易被误解的一步,很多人以为“杠杆化”是“借钱炒股”式的金融杠杆,但湖北的“资金杠杆化”其实是“做引子、搭平台”,用少量国有资金吸引大量社会资本,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比如:

湖北楚天凤鸣科创天使基金,财政出资一部分,引导社会资本设立26支子基金,总规模达92亿元,成立两年来对外投资超60项次,金额超10.5亿元,带动社会资本跟投超40亿元——相当于1元国有资金,撬动了近4元社会资本,重点投资科技企业,既放大了资金规模,又降低了财政单独投资的风险;

湖北竹溪县林场引入企业合作,用“免租金 + 收益分成” 的方式,吸引企业投资2546万元,开发800亩林下经济(种天麻、魔芋),林场没花多少钱,却盘活了闲置林地,还实现了505万元收入。

这种杠杆化的核心是“政府不包场,社会来帮忙”——过去政府搞项目,可能要自己出100%的钱,现在出50%甚至更少的钱做“担保”或“引导”,就能让企业、基金等社会资本参与进来,既减轻财政压力,又提高项目运营效率。这种模式的关键是明确国有资金与社会资本的权责边界,避免因“兜底承诺”导致国有资产风险,或因利益分配不均影响社会资本积极性。

全国都在做:从安徽到黑龙江,盘活存量成“共同考题”

湖北的“三资改革”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全国各省应对财政压力、提升投资效率的“共同选择”。不同省份根据自身资源特点,走出了不同的盘活路径。

安徽针对“批而未供的闲置土地”,发行282.5亿元土储专项债,回收1.58 万亩土地,重新规划后用于产业项目;把高速公路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盘活48亿元;

江苏清查134.87亿元闲置行政资产(如旧办公楼、设备),通过“调剂使用”(把A单位的闲置电脑给B单位)、“集中运营”(把旧办公楼改成文创园收租)等方式,盘活60.43亿元,节约财政资金17.42亿元;

黑龙江建全省国有资产盘活平台,2024年变现140.57亿元,直接用于化解政府债务;

四川整合乡镇闲置的政府办公楼、学校,招商引资开发红色旅游,既保护了老建筑,又带动了当地旅游收入。

甚至还有地方用上了“新技术”:大连小平岛项目把62.3公顷闲置填海用地的未来收益权(如酒店、温泉的收入),通过区块链技术打包成“数字代币”(RWA),24小时跨境交易,一次性融资20亿元——这相当于给“未来收益”上了“区块链身份证”,让盘活方式更灵活。


大连小平岛 半岛晨报

总体而言,“三资改革”是地方经济转型中的有益探索,需在“激活存量”与“防范风险”之间找到平衡,通过完善制度规范(如统一估值标准、明确权责边界)、加强过程监管,推动改革从“试点探索”向“稳健落地”迈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4亿中国人民对此绝不答应!”

“14亿中国人民对此绝不答应!”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15 10:51:55
男子200米仰泳:徐嘉余夺冠,收获个人全运会的第15枚金牌

男子200米仰泳:徐嘉余夺冠,收获个人全运会的第15枚金牌

懂球帝
2025-11-15 20:15:07
全线崩溃!比特币、黄金、科技股无一幸免!

全线崩溃!比特币、黄金、科技股无一幸免!

米筐投资
2025-11-15 07:09:03
果然不出所料,茅台官宣:开放1499飞天无限购,黄牛一夜崩盘

果然不出所料,茅台官宣:开放1499飞天无限购,黄牛一夜崩盘

小蜜情感说
2025-11-15 07:08:17
全网困惑!小米动不动就拿“第一”,网友却冷嘲热讽?

全网困惑!小米动不动就拿“第一”,网友却冷嘲热讽?

麦大人
2025-11-15 16:11:03
中日一旦爆发世仇之战,以日本如今的实力,能不能和解放军匹敌?

中日一旦爆发世仇之战,以日本如今的实力,能不能和解放军匹敌?

起喜电影
2025-11-16 02:44:27
王中磊破产,携全家搬出庄园住进别墅,老婆愁眉苦脸被迫接受降级

王中磊破产,携全家搬出庄园住进别墅,老婆愁眉苦脸被迫接受降级

王瑄自驾
2025-11-13 20:32:34
比尔·西蒙斯批评马刺打勇士关键时刻,没把球给文班亚马

比尔·西蒙斯批评马刺打勇士关键时刻,没把球给文班亚马

好火子
2025-11-16 04:51:36
张雨霏爆冷!200米蝶泳第三收官,赛后直言想退赛,原因让人无奈

张雨霏爆冷!200米蝶泳第三收官,赛后直言想退赛,原因让人无奈

篮球国度
2025-11-15 10:40:42
刚刚,国常会、证监会联合重磅发布,两信号,下周准备迎接大变盘

刚刚,国常会、证监会联合重磅发布,两信号,下周准备迎接大变盘

云鹏叙事
2025-11-16 00:00:03
800年来第一个访华的泰国国王,这是干嘛来了?

800年来第一个访华的泰国国王,这是干嘛来了?

观察者网
2025-11-14 16:04:07
辩护律师:郭某刚原本可以“五不死”,可惜他不明白一个道理

辩护律师:郭某刚原本可以“五不死”,可惜他不明白一个道理

阿纂看事
2025-11-15 11:22:20
36岁哈登一战创7纪录显心酸!近三战场均40分钟 美记:贡献超小卡

36岁哈登一战创7纪录显心酸!近三战场均40分钟 美记:贡献超小卡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16 04:39:18
杨舒予22分广东女篮夺得冠军,李梦2分四川女篮徒有虚名

杨舒予22分广东女篮夺得冠军,李梦2分四川女篮徒有虚名

李广专业体育评论
2025-11-15 21:25:33
挤爆了!上海迪士尼排队2小时还没进门,“含孩量”飙升,热门项目排队100分钟起

挤爆了!上海迪士尼排队2小时还没进门,“含孩量”飙升,热门项目排队100分钟起

新民晚报
2025-11-15 14:34:28
坏消息,火箭队前锋塔里·伊森因腹斜肌拉伤将缺席4-6周

坏消息,火箭队前锋塔里·伊森因腹斜肌拉伤将缺席4-6周

好火子
2025-11-16 04:49:17
歼-35也行!四川舰开启海试,央视展示弹射10架攻击-21壮观场景!

歼-35也行!四川舰开启海试,央视展示弹射10架攻击-21壮观场景!

烽火观天下
2025-11-15 23:40:28
对日发出最严厉警告后,中国第一记惩罚重拳到来,日方措手不及

对日发出最严厉警告后,中国第一记惩罚重拳到来,日方措手不及

一口娱乐
2025-11-16 02:17:37
安德玛为何宁愿多花9500万,也要终止与库里12年的合作?

安德玛为何宁愿多花9500万,也要终止与库里12年的合作?

体育产业独立评论
2025-11-14 22:24:08
中央定调,延退落地!1970至1975年生男性,能申请提前退休多久?

中央定调,延退落地!1970至1975年生男性,能申请提前退休多久?

王五说说看
2025-11-14 07:07:13
2025-11-16 07:47:00
观察者网 incentive-icons
观察者网
全球视野,中国关怀
127932文章数 18494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头条要闻

作价14亿元 宝能深圳160套房产遭中信信托挂牌处置

头条要闻

作价14亿元 宝能深圳160套房产遭中信信托挂牌处置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健康
游戏
教育
数码
艺术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解说杯:打野远胜前职业,GBS战胜RHPA,晋级决赛

教育要闻

对巴黎公社历史有深入研究的数学家、作家、著名大学教授逝世,享年71岁

数码要闻

Apple Watch涉专利侵权:苹果被裁定赔偿Masimo约6.34亿美元

艺术要闻

她从教师岗位退休,却在画布上开始了第二次人生!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