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着童书市场持续领跑,如何创造更多彰显本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海派童书,滋养中国孩子的童年,成为业内关心的话题。
第四届“陈伯吹新儿童文学创作大赛”颁奖典礼14日在上海举行,获桂冠奖作品为杨新晴《写童话的人》,获佳作奖作品为扎西达门《驭鲸少年》、符利群《藏在老手艺里的童年》、夏桨《亲爱的木果》、王轲玮《栖书林图书馆》。
“陈伯吹新儿童文学创作大赛”可追溯至1981年陈伯吹设立的“儿童文学园丁奖”,2021年末“陈伯吹新儿童文学创作大赛”创立,发掘真正走进儿童内心的“新人新作”。第四届大赛共收到有效稿件1836篇,坚持以文本为本、以文学性为核,关注作品的完成度、艺术价值与读者适配性,尤其看重创新意识与美学突破,亦强调对当下少年儿童阅读心理与成长需求的真切回应。
![]()
儿童视角并非简单的孩子语气或刻意娃娃腔,而是贴近孩童的内在体验,在叙述节奏、情感感知与表达方式上代入小读者的角度。比如,《亲爱的木果》以孩童独有视角,诗意讲述如何面对生命的失去与成长,在真挚的姐妹情谊中,展现了文学抚慰心灵、疏解伤痛的力量。细腻的内心描写,勾勒出孩子朴素也百转千回的情感诉求。
不少获奖作品施展天马行空想象力,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大开脑洞,编织出开阔的天地。以《写童话的人》为例,这部浸润天真与诗意的童话诗,语言凝练而富有象征意味,营造出万物有灵、耐人寻味的奇幻世界。
《驭鲸少年》则将奇幻色彩与巴瑶人的真实生活底色融合,以无拘想象勾勒出诗意海洋图景,在传统与现代、人类与自然的深刻议题中,完成对少年独特生命经验的表达。
身处互联网时代,实体书的未来在哪里?《栖书林图书馆》传递“书籍有灵”,将阅读魅力与对生命意义的探寻融为一体,巧妙回应数字时代下实体书的命运,兼具趣味、深度与时代关怀。
现实题材与传统文化书写,成为写作者深耕的赛道。《藏在老手艺里的童年》展开富含文化底蕴的江南小镇风情画卷,让老手艺与手艺人鲜活可感,构筑一代人的精神原乡,兼具生活实感与艺术韵味。
![]()
“为小孩子写大文学”,百年海派文化孕育下的海派童书与海派儿童文学辉煌,以儿童文学泰斗陈伯吹先生为代表,儿童文学大家云集,作品丰厚,使上海成为中国儿童文学重镇。近十年来,上海海派童书与海派儿童文学又有长足发展,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中坚力量和新生力量。第四届“陈伯吹新儿童文学创作大赛”由陈伯吹儿童文学基金专业委员会与上海译文出版社主办,上海译文出版社童书中心承办,获上海市作家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支持。
大赛联合主办单位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一师附小师生赠予“陈伯吹新儿童文学桂冠书系”。本书系为历届“陈伯吹新儿童文学创作大赛”获奖作品出版物,已有16部问世,本届获奖作品也将加入该书系。上海译文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韩卫东表示,大赛为儿童文学新人提供专业的创作舞台,出版社将发挥童书“出版+教育”独特优势,打造优质童书“孵化器”,对获奖作品进行立体化开发与市场推广。
颁奖现场,作者夏桨与一师附小师生代表登上舞台,围绕“作家话奇想,童心向未来”主题展开分享,现场学生展示为《亲爱的木果》绘制的插画,并向作者提问,互动踊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