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11月14日报道,中国海军首艘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离开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码头,开启首次海上测试任务,据悉,四川舰的首次海试主要将检验动力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也符合军舰海试的一般流程。
![]()
«——【·首次海试:不止“心脏体检”,更是技术突破的试金石·】——»
军舰海试通常都会检验动力和电力系统,四川舰此次测试的特殊性,与其全球首款配备电磁弹射系统的两栖攻击舰身份直接相关。动力和电力系统作为军舰的“心脏”与“神经”,对四川舰的性能要求远高于普通两栖舰。
![]()
福建舰海试期间,军事专家曾指出,动力系统决定航母机动能力,电力系统直接影响电磁弹射稳定性,而四川舰兼具两栖登陆与电磁弹射能力,对两套系统的协同性要求更为严苛。
![]()
据船厂披露信息,四川舰采用全电推进系统,最大航速达26节,这一性能在两栖攻击舰中表现优异——传统两栖舰航速多维持在20至22节,更高航速意味着其战场部署效率提升,且能更好适配航母编队协同行动。更关键的是,该动力系统需同时支撑舰艇航行与甲板电磁弹射装置运行。
![]()
马伟明院士团队研发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使四川舰电磁弹射器可稳定弹射30吨级舰载机,这一能力是此前两栖舰无法实现的技术突破。
此次海试的核心目标,是验证复杂海况下动力系统的持续稳定输出能力,以及电力系统为电磁弹射提供充足稳定能量的可靠性——战时装备性能的稳定性直接关系作战成败。
从公开的启航现场画面观察,四川舰航行姿态平稳,舰体姿态控制精准,初步印证了动力系统的可靠性。
![]()
随着海试推进,电磁弹射系统联动测试将逐步开展,这款全球首创两栖舰的实战性能将进一步明确。仅从此次海试安排即可看出,四川舰的技术突破并非局部改进,而是从根本上重塑了两栖攻击舰的作战模式。
«——【·东南方向:量身定制的战场,多重优势精准发力·】——»
结合四川舰的独特优势,审视其可能部署的东南方向可见,其性能特点与该方向的战略需求高度契合。
东南方向海域狭窄、岛礁密集,作战需求同时涵盖制空制海、登陆作战支持及复杂岛礁环境适配,四川舰的各项性能均精准匹配这些需求。从现有部署情况看,东海舰队作为东南方向防务主力,已列装2艘075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若加入该舰队,将显著提升区域两栖作战实力。
![]()
在岛礁夺控作战中,四川舰可发挥核心支撑作用。东南方向岛礁距大陆距离适中,但地形复杂,传统登陆作战易受岸防火力压制。
四川舰的立体登陆能力可有效破解这一难题:攻击-11无人机率先起飞,对岛礁防御工事实施侦察与精确打击,清除关键火力点;空警-600预警机在空中构建空域监控体系,防范敌方战机干扰;随后直-20直升机搭载特种部队实施快速机降,控制岛礁关键节点;最后坞舱释放气垫登陆艇,投送坦克、装甲车及后续部队,形成完整登陆作战链条。
![]()
这种作战模式较单纯航母打击更具直接性,可在短时间内掌控战场局势。东部战区此前围台演习已展示两栖作战能力,四川舰列装后,将推动该区域两栖作战能力从“具备”向“高效精准”升级。
![]()
在近海封锁与区域拒止任务中,四川舰的优势同样突出。东南方向海上航线密集,实施封锁任务时,四川舰的无人机群可发挥关键作用。
攻击-11航程可覆盖整个封锁区域,且隐身性能使其具备低可探测性,可对违规船只实施有效威慑与拦截。同时,舰载直升机可执行常态化巡逻任务,坞舱搭载的登陆艇可输送特种部队实施快速登船检查。
![]()
若遇敌方舰艇干扰,四川舰搭载的歼-35战机与护航舰艇可构建局部制空制海权,保障封锁任务推进。相较于航母编队的大规模威慑,四川舰的封锁模式更具灵活性,可实现全域封锁与强度动态调整,降低局势升级风险。
![]()
更重要的是,四川舰可与其他作战力量构建协同作战体系。东南方向部署有东海舰队驱逐舰、护卫舰及火箭军岸基导弹部队,四川舰加入后可成为体系协同的核心枢纽。
![]()
其搭载的预警机可整合各部队情报信息,无人机群可为岸基导弹提供目标指引,登陆部队可与岛礁防御力量协同作战,形成“岸、海、空、陆”四位一体作战体系。
以应对外部势力干涉为例,福建舰编队可在远洋构建第一道防线,阻截敌方航母靠近;四川舰则在近海部署,承担登陆作战与区域封锁任务,两者形成“远防近攻”的战略互补格局。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