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终于开始海试了,该舰从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码头解缆启航,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任务。此次海试聚焦动力、电力等核心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测试,为后续专项试验奠定基础。
作为全球首款配备电磁弹射系统的两栖攻击舰,四川舰的首次海试不仅标志着我国两栖作战装备发展进入新阶段,更彰显中国海军,正在向着具备全球部署能力的远洋海军转型。
![]()
2025年11月14日清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码头的薄雾还未散尽,五艘拖船已稳稳牵引着一艘4万吨级巨舰缓缓解缆。
舰艏"四川舰"三个大字在朝阳下格外醒目,舷号51的舰体划破江面,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这就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款电磁弹射两栖攻击舰,076型首舰的海试现场,被央视新闻以独家形式记录下这一历史性时刻。
![]()
与此前075型两栖攻击舰相比,四川舰的45米超宽甲板、双舰岛布局和电磁弹射轨道,不仅刷新了国产两栖作战平台的性能纪录,更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开启"无人机航母化"与"两栖作战远洋化"的转型新篇章。
四川舰最直观的突破体现在飞行甲板的革命性设计上。央视镜头清晰显示,其全通飞行甲板宽度达到45米,较075型的30米大幅增加,这个宽度甚至超过了某些国家的轻型航母。
![]()
更关键的是甲板前部右舷那条长度超100米的电磁弹射轨道,黄色标识线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这是全球首次在两栖攻击舰上集成电磁弹射系统。
军事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传统两栖攻击舰依赖直升机和短距/垂直起降战机,作战半径和载弹量受限,而电磁弹射技术能让四川舰轻松弹射固定翼无人机、预警机甚至轻型战斗机,彻底改变了两栖攻击舰的作战模式。
就像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颠覆了航母舰载机起飞方式一样,四川舰的这项技术突破,让两栖攻击舰从"平面登陆平台"跃升为"立体打击枢纽"。
![]()
双舰岛布局是另一大亮点。前舰岛专注航海指挥,后舰岛专门负责航空调度,这种分离式设计在央视的解析画面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两个舰岛之间的电磁干扰强度降低了60%以上,使得航行控制与舰载机调度能够并行开展。
在高强度作战场景下,这种设计能将舰载机出动效率提升30%,相当于每分钟可多调度1架次飞机。
对比美国"美国级"两栖攻击舰的单舰岛设计,四川舰的双舰岛在电磁兼容性和指挥效率上显然更具优势。
![]()
技术参数显示,四川舰满载排水量达4万余吨,可搭载一个完整的两栖作战营兵力,同时容纳固定翼飞机、直升机、两栖装甲车等多种装备,这种"三栖攻击"能力在全球同类舰艇中处于领先水平。
关于外界热议的"搭载30架攻击-21不是梦",虽然官方尚未公布具体舰载机配置,但从电磁弹射的性能指标不难推测其潜力。
攻击-21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隐身无人攻击机,具备长航时、高载荷的特点,此前已在航母上进行过测试。
![]()
四川舰的电磁弹射系统最大弹射力可达60吨,完全满足攻击-21的起飞需求,而45米宽的甲板和机库设计,为停放30架该型无人机提供了足够空间。
若实现这一配置,四川舰将形成一个覆盖500公里半径的侦察-打击链条:攻击-21负责前沿侦察和精确打击,舰载直升机实施垂直登陆,两栖装甲车展开平面突击,这种协同作战能力在岛屿攻防、远洋护航等任务中极具威慑力。
![]()
有分析认为,这比美国海军正在测试的"MQ-25"无人机系统更具实战价值。
此次海试聚焦动力、电力等核心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是因为电磁弹射对舰艇能源供应提出了极高要求。
从系泊试验到出海试航,四川舰用了将近11个月时间,比075型首舰的准备周期延长了40%。参考同类舰艇的海试规律,075型从首次海试到正式服役历时约8个月,而四川舰因集成了电磁弹射等大量新技术,测试科目更为复杂。
![]()
海军发言人在记者会上透露,后续还需完成12-18个月的系列试验,包括多轮海试中的系统优化、舰载机弹射与回收演练、全舰协同作业测试等关键环节。
按照这个进度,四川舰有望在2026年下半年至2027年初完成全部试验任务,正式加入海军序列。
四川舰的意义远不止于一艘新型舰艇的列装。作为推进海军转型建设的关键装备,它与航母组成的特混编队,将大幅提升我国的远海打击能力和控制能力。
![]()
在央视的报道中,军事评论员强调:"两栖攻击舰是远洋海军的标配,而具备电磁弹射能力的四川舰,让中国海军在远离本土的海域拥有了持续的空中支援能力。"
从亚丁湾护航到海外撤侨,从岛屿防御到人道主义救援,四川舰的多任务能力将拓展中国海军的行动范围。
如今中国海军的装备发展不仅是国防实力的体现,更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战略支撑。
当四川舰的舰影消失在东海的晨雾中时,它携带的不仅是先进的武器装备,更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坚定步伐。
![]()
从071型船坞登陆舰到075型两栖攻击舰,再到如今的076型电磁弹射两栖攻击舰,中国海军用不到20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正如沪东中华造船厂的工程师所说:"每一次海试都是对技术极限的挑战,每一次突破都是自主创新的成果。"
随着四川舰海试的推进,中国海军离"具备全球部署能力的远洋海军"目标又近了一步,而这一切,都建立在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实基础之上。
参考资料:
独家丨海军四川舰开展首次航行试验——央视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