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还在拿“元清非中国”那套老纸壳子当学术“灵感”的,要么脑子糊了浆糊,要么背后真有人点着灯。
不是阴谋论,是历史自己会说话,尤其是当这套说法的出生证,就印着“日本帝国”的戳。
这事得从120年前的日本学界说起。1923 年矢野仁一在《近代论》中首次系统提出“元清非中国论”,说得跟真理似的。
后来宫崎市定这些人一接力,顺利把这套说辞打造成了“学术包装”的法理支撑。
可真相是,背后的算盘明晃晃——为侵华找说辞,为“伪满洲国”铺路。
当年九一八之后,日本要在东北扶持一个“独立国家”,但这事国际上讲不通,怎么办?他们就说,这地方不是中国的,清朝不是中国王朝,元朝也不是。
这样一来,侵略变成了“解放”,抢地变成了“恢复”,听着是不是有点熟悉?
![]()
他们还真不是随口一说,很认真地编了一套“异民族统治中国史”,把元清打包成“外来帝国”,硬生生把中国历史掰成两半,前面是“汉人中国”,后面是“他者统治”。听着像段子,实则是战略。
但问题是,历史不是谁喊得响谁就赢。
元朝建号“大元”,明明白白继承宋朝正统,还专门编了《宋史》作背书。
清朝搞《大清会典》,雍正皇帝亲自写《大义觉迷录》,强调“华夷一家”,以儒家正统性论证清朝统治的合法性,说得比谁都自信。
签《尼布楚条约》的时候,清政府的国名用的就是“中国”,白纸黑字,国际承认。
联合国1971年通过的2758号决议,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中国政府,继承历史疆域。这不是哪个学者拍拍脑袋的“学术观点”,这是国际法的共识。
![]()
所谓的汉地十八省分割法
“汉地十八省”这个词,听着像古代地理书,其实是日本人炮制出来的概念,把中国划成“核心汉地”加“周边殖民区”,用来论证“割裂合法”。
可问题是,新疆、东北、西藏这些地方,早在汉唐时期就纳入中国版图,元清只是进一步强化治理。
到了今天,这种说法不但没过时,反倒被一些人当成“反叛思潮”来炒。
近年来,多个网络账号因散布“元清不是中国”的观点被处理,他们的说法,几乎照搬了日本右翼的“崖山之后无中国”理论,把民族认同切得稀碎。
美国那拨“新清史”学派,近些年频繁在国际会议和教材中说,清朝是满洲帝国,不是中国。
他们说得一本正经,用“学术自由”遮脸,实则是借学术干预政治,打的就是中国的民族凝聚力。
更夸张的是,有些西方NGO和媒体,在报道中国边疆事务时,刻意引用“满蒙非中国”的说法,制造“民族被压迫”的叙述,转手就成了干预中国内政的“人道借口”。
![]()
代表汉地十八省的十八星旗
日本这边也没闲着,他们在历史教材中不断淡化侵华责任,把“满洲国”描绘成“民族自决”,把入侵说成“合作建设”,目的就是把自己从侵略者变成“调停者”。这种叙事,看似历史,其实是政治。
但中国也不是当年的中国,面对这类“历史包装下的政治武器”,中国历史研究机构早就亮明了态度,用一系列文件和国际交流,把中国历史的完整性讲清楚、讲透彻。
“多元一体”不是口号,是摆在那的现实。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但它的疆域、制度、文化都延续了中国的传统,甚至连儒家礼仪也照搬不误。
清朝更不用说,它不仅用汉语治理,还推动了科举制度、编修了大量汉文经典,甚至把“皇帝”这个称谓当成外交话语的核心。
说到底,中国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结构,不是哪个朝代拍脑袋决定的,是两千多年一步步演化出来的。没人能从中间拿刀一砍,说这段是中国,那段是“外来政权”。
教育上也早就动手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材明确指出,元清都是中国历史上正统王朝,强调各民族共同书写历史、共同守护国土。这不是灌输,是还原本来面目。
现实里,看内蒙古、新疆这些地方,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共同守边,共同发展。有哪个地方真的是“被统治者”?
真正去过的人都知道,那里最多的是扎根的学校、医院、项目,而不是谁“殖民”谁。
把中国切成“十八省”和“边疆”的说法,背后不是什么学术探讨,是地道的“分而治之”策略。
说这话的人,要么真是信息闭塞,不知道这套说辞的来历,要么就是明知故犯,借“历史”之壳做“现实”之功。
中国的历史,不是谁拿着笔就能随便勾划的。元也好,清也好,只要自称“中国”,治理这片土地,人民认同它,它就永远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