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竹篮打水一场空?老美刚砸5亿买巴铁稀土,我方就出手了
巴基斯坦官员组团前往美国,与美国几家战略金属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不久之后,首批稀土、锑、铜精矿即将运抵美国港口。此事引发了广泛关注。毕竟在我国民众心中,巴基斯坦向来是我国的“铁杆兄弟”。而在当下这一特殊时刻,巴方为何要将如此重要的资源交付给美国?我方又出手如何应对的呢?
![]()
稀土的重要性,无需赘述。它被誉为“工业的维生素”,广泛应用于手机、芯片、新能源汽车、电磁炮等诸多领域,可谓无处不在。特别是在军工领域,F - 35隐形战机的制造需要420公斤稀土,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则需4吨稀土。倘若没有稀土,美国甚至无法制造发动机。
美国在稀土领域的短板,实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其境内的稀土资源大多为伴生矿,提炼难度大、成本高,且极易造成环境污染,故而始终难以构建稳定的产业规模。此外,美国至今尚未拥有完整成熟的加工体系,长期依赖外部供应,这正是我国在该领域掌握主动权的缘由。
那么,巴基斯坦缘何要助力美国呢?一言以蔽之:困于经济困境。
![]()
当前,巴基斯坦债务高达1300亿美元,每年的财政收入甚至不足以偿还债务利息,燃油进口也一度中断。在此艰难时刻,美国抛出5亿美元的投资,恰似雪中送炭,对巴基斯坦而言,这无疑是一笔救命钱。然而,美国真的能借此掌控局面吗?答案并非如此确定。
10月9日上午,我国发布两项公告,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许可管理,严禁未经批准的技术、设备及工艺外流,涵盖范围包括开采、冶炼分离、磁材制造乃至二次回收等环节。这意味着,即便美国购得巴基斯坦的稀土矿,若不交由我国进行技术加工,也只能对着一堆“矿石”徒增烦恼。因为在全球范围内,掌握稀土精加工核心技术的国家唯有我国。我国占据全球该领域91%的冶炼产能,拥有最为完备的工艺体系。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虽在奋力追赶,但无论是产能还是产品品类,均不及我国的十分之一。即便美国投入巨额资金,短期内也难以弥补这一差距。
所以,只要核心稀土技术牢牢掌握在我国手中,即便美国投入再多资金,也只能望而兴叹。
![]()
事实上,巴方早已知悉此点。在与美国达成的协议中,他们主动提出,期望中方企业参与项目相关环节,涵盖矿产勘探以及初级加工技术支持等方面。这意味着,这些加工环节依然掌控在我方手中。巴方此举并非是拆我方的台,而是在我方了解与支持的前提下,尽可能化解眼前的经济压力。
更为巧妙的是,合作文件中表述得极为清晰——合作期限最长为十五年,期满之后,巴方有权自主收回开采权,亦可依据实际情况调整合作方。换言之,这如同为合作增添了“保险期”,既能缓解当下的困境,又能避免被美国长期束缚,为未来的灵活调整预留了空间。
世界局势的棋局向来并非一成不变。但追根溯源,谁掌握了技术,谁便拥有了话语权;谁能守住产业链的核心,谁就能稳坐棋局之中。如今,我方已不再仅仅是资源的提供者,更是规则的制定者。正所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大抵便是这般境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