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住成都北三环的新红,每天早晨6点出门,公交+地铁+单车每天往返202公里跨城前往资阳上班。
新红说:“主要是娃娃太小了,不忍心她天天见不到妈妈。”
这位叫新红的新手妈妈乘坐的成都地铁S3(资阳)线,是一条连接成都、资阳的市域快速轨道线路,每天有30700人往返,这3万人背后是3万个小家庭的缩影,也是3万个不同背景的人并不重复的城市故事。
我们从中寻找到3位年轻人,来听听他们为什么可以坚持跨城通勤?在雨天、周一、早会这些buff叠满的状况下,又是怎样面对?
![]()
从每周回两次家
到每天都回家
新红是一位非常典型的成都女娃娃大眼圆脸,热情又细腻。
S3(资阳)线开通后,她就成了这条线上的一位有心人,每天都会用视频记录自己的通勤生活,并配上一些自己的小感受:“最开始是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想看看自己能坚持多久,不知不觉就坚持了几个月。”
在她的视频里有春天的原野、晚霞、安静看书的乘客也有帮晕倒乘客呼喊求助的热心大姐、愿意为陌生人搭把手提行李的好心大叔。

“90后”的新红是一家央企的基层员工,2021年她和丈夫在成华区致兴三路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为了这个小家她开启了跨城生活。
在S3(资阳)线开通之前,新红一直都是自己开车或者以地铁+高铁+打车的形式往返资阳上班。
S3线开通后她算了一笔账:
开车200元

行程:成都致兴三路——资阳汽车总站
时间:单程1小时20分钟
花费:油费55元+路桥费45元=100元
高铁110元

行程:成都致兴三路——成都东站——资阳北站——资阳汽车总站
时间:单程1小时30分钟
花费:地铁3元+高铁42元+打车10元=55元
地铁20元

行程:成都致兴三路——火车南站——福田站——苌弘广场
时间:2小时
花费:10元
“真的很省钱,过去因为贵,加上时间久,回趟家就要200元,我以前一周回两次,周三和周天回。现在就可以每天回了。”
![]()
每天早晨新红收拾完后6点出门,乘坐428路公交车,在二仙桥地铁站下车,再乘坐地铁7号线在火车南站换乘18号线,到18号线的福田站下车后再坐S3线到苌弘广场站下车,最后会骑一辆共享单车到办公室,全程约2小时30分钟。
每天通勤5小时,是不是光听着都觉得疲惫,在她的视频下,很多网友都问:“为什么不在资阳租个房子?”
新红并没有回应,这次跟她聊起来她说:“最主要是娃娃太小了,不忍心她天天见不到妈妈,她从出生就是和我睡,怕她没安全感。S3线开通的时候她才一岁多,现在2岁多点。而且每天回家能见到自己的家人,一起吃个晚饭,是在资阳租房子不能比的。”
![]()
新红和女儿
![]()
一定要把情绪价值
都算在里面
相比新红,“00后”小夏的通勤距离算少了一半。
2022年,22岁的小夏大学毕业,尝试考成都的公务员失败后,和很多考公的年轻人一样,小夏想着“曲线救国”,准备考下成都周边市的公务员。
就在这时,在资阳工作的一位师兄告诉他“成都地铁到资阳的快速线路已经开工了。”
小夏决定考资阳,没想到顺利“上岸”,成了资阳市雁江区的一名公务员。
![]()
2023年6月,小夏开始在资阳上班,并在资阳租了房,一两周坐高铁回成都。
S3线开通后,地铁比高铁往返要便宜大概80元,“今年五月份我开始和对象同居,经过我们深思熟虑和仔细研究,发现海昌路是最适合我们居住的位置,楼下就是18号线海昌路口。现在每天1小时20分钟的通勤完全可以接受。”
![]()
图/小夏和对象
和新红一样,小夏也觉得通勤过程如果记录下来会很有意思,就在小红书给自己开了号,取名“夏班路上”,没想到第一条发布后就涌来了200多人留言,都是在这条线路上奔波的人。
热心网友也劝他在资阳租个房子,他回答:“家里有很多值得回的。”
在小夏看来,“在资阳下班想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现在下班就和对象今天逛盒马、明天逛山姆,后天吃夜市,一起做饭、看电视、嘻嘻哈哈聊天,就很有活人感。虽然生活成本上去了,把情绪价值算在里面,是很值得的。”

![]()
一上车有好几个人
都互相眼熟了
“00后”小桐是土生土长的资阳妹子,现在大四的她在天府三街的美团实习,担任招聘运营专员。
每天早晨7:30起床收拾后,会在8:05出门,8:15在资阳的苌弘广场站上车,坐S3线在福田转18号线,再转1号线到达工位,全程1小时30分钟。

小桐
小桐刚实习的时候试过在成都租房,3000元左右一个月,也得通勤半小时左右,现在坐地铁每天回资阳只需要500元左右,很划算。
“高峰期大家都是典型的‘活人微死’状态,最难受的就是下班后很疲惫,没有座位还要身心俱疲地站回去,有意思的是,很多人都互相眼熟了,虽然不认识但会觉得有人陪伴。”
![]()
平凡的通勤路上,偶尔也有不少戏剧性的瞬间,有时会遇到睡得很沉打鼾的大叔,大家都偷偷一笑,很有默契地不去打扰他。
有时晚高峰车厢太拥挤,有从机场回来的乘客,行李箱先下车了,人还在车上,瞬间点燃沉闷的车厢,大家一起帮忙想办法。
![]()
还有不少自备小板凳、自备眼罩和脖套的,都是最懂这条线的忠实乘客。
![]()
一定有很多人不理解,因为通勤的路程,必然是重复的、疲惫的甚至乏味的。
截至2025年11月,成都地铁共开通16条线路,在这些线上,一定还有无数个“新红”“小夏”和“小桐”,他们留心着陌生人的善意、车厢里的趣事、窗外流动的四季。
这些看似被消耗的通勤时光,最终变成了推开家门时的踏实,与家人围坐拿起碗筷时的心安,躺在自家床上时彻底的放松。
这些具象的瞬间,就是坚持的意义。
如果你也是每天坚持跨城通勤的打工人
来留言区聊一聊
记者/摄影 李佳蓓
编辑 王戬
校对 周杨云
审核 饶竹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