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进入“冲刺四季度、决战全年胜”的关键阶段。成德眉资四市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全面开启冲刺模式,项目推进呈现重点突破、质效并进的强劲态势。截至2025年10月底,169个同城化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02.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14.1%;四市项目投资均超时序推进,为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支撑。
成都市
82个同城化重大项目高效推进,年度计划投资627.3亿元,已完成投资712.8亿元,投资完成率113.6%,以产业升级与交通枢纽建设为重点,持续发挥核心引擎作用。
德阳市
39个同城化重大项目接近年度目标,年度计划投资141.7亿元,已完成投资157.1亿元,投资完成率110.8%,聚焦轨道交通与低空经济,深化与成都产业协同。
眉山市
37个同城化重大项目超额完成投资任务,年度计划投资188亿元,已完成投资209.4亿元,投资完成率111.4%,以航空基建与文旅融合为抓手,提升同城化服务能级。
资阳市
28个同城化重大项目投资进度领跑四市,年度计划投资184.7亿元,已完成投资222.8亿元,投资完成率120.6%,投资完成率居四市首位!凭借文旅项目与交通配套,打造东部协同发展支点。
PART. 0 1
基础设施提质
航空布局加速推进
2025年成都都市圈基础设施领域共推进72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615.5亿元,已完成投资664.1亿元,投资完成率107.9%。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网、航空运输等项目加快建设,其中航空运输类项目进展显著:德阳什邡通用机场加快建设、眉山洪雅通用机场开工建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提质改造工程稳步推进,将进一步完善都市圈航空服务网络,激活低空经济发展潜力。
德阳什邡通用机场:项目总投资3.37亿元,规划占地671.64亩,主要建设1条长跑道,2条垂直联络道,30个固定翼机位的停机坪和7个直升机停机位,5332平方米的机库,4374平方米的综合业务楼,以及空管、助航灯光、消防救援等配套设施。设计日均起降120架次。项目作为成都都市圈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支点,可满足商务通勤、旅游观光等低空出行需求。目前,项目已完成年度投资4200万元,预计航站区2025年底完成全部建设并达到验收条件,2026年正式启用。建成后将成为都市圈内唯一专注于产业制造服务的A1类通用机场,填补区域低空经济服务的功能空白,为都市圈产业升级与民生服务提供航空支撑。
![]()
德阳什邡通用机场效果图。
眉山洪雅通用机场:项目估算总投资2.83亿元,定位为A1级通用机场,飞行区指标为2B,主要建设1条跑道、1条垂直联络道、6个机位的停机坪、3200平方米的机库、2000平方米的综合业务楼,以及空管、助航灯光、消防救援等配套设施。作为成都都市圈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底建成投用。投用后拟开展空中游览、飞行培训、旅游休闲、农林作业、应急救援等业务,远期将拓展短途运输、租赁托管及配套综合服务,进一步完善都市圈西南片区通航服务网络,助力眉山打造“文旅+通航”融合发展示范区。
![]()
洪雅通用机场效果图。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提质改造工程:项目估算总投资31.49亿元,聚焦“硬件升级+智慧赋能”,建设内容包括飞行区升级改造、航站楼功能优化、货运区扩容,以及机场离港系统、信息中心、智慧能源管控系统等数字化设施更新。目前,已完成年度投资5.65亿元,各项改造任务有序推进,预计2026年全面建成投用。此次改造不仅是基础设施的“焕新”,更是“以旅客为中心”服务理念的落地,将大幅提升双流国际机场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推动天府国际机场与双流国际机场实现“两场一体”功能互补,助力成都打造国际航空枢纽,为都市圈航空运输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提质改造后效果图。
PART. 0 2
产业项目升级
轨道交通产业协同发展
2025年成都都市圈产业体系领域共推进76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63.2亿元,已完成投资571.2亿元,投资完成率123.3%。四市紧扣9条重点产业链全景图规划,以龙头项目为牵引,推动轨道交通等产业协同升级,其中成都东部新区轨道交通智能装备项目、中铁高新工业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即将全面投产,为都市圈产业建圈强链注入新动能。
成都东部新区轨道交通智能装备及建设材料研发制造项目: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简州新城,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占地面积约817亩,规划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定位为蜀道轨道交通智能制造业务板块总部,同步建设轨枕自动化产线、智能压浆设备、高铁扣配件系统等智能装备制造基地,以及高铁声屏障、轨道交通管片等高性能建设材料生产基地。目前,已完成年度投资2.8亿元,项目一期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的联合厂房、综合性能实验室、堆场、倒班楼均已完成建设,成品检测车间、新材料车间等正进行外立面施工。项目全面投产后,将成为全国轨道交通装备与材料研发制造的核心节点,助力成都东部新区打造“智造产业高地”。
![]()
成都东部新区轨道交通工程智能装备及建设材料研发制造项目效果图。
中铁高新工业智能装备制造基地:位于新津经开区,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307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9.5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年度投资3.5亿元,一期盾构厂房项目已竣工投产,二期项目正开工加速拓展智造版图,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主体建设,2026年初全面竣工投用。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成都都市圈轨道交通产业链“研发-制造-服务”闭环,为成都“制造强市”建设及全国轨道交通产业建圈强链提供坚实支撑。
![]()
新津区中铁高新工业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效果图。
PART. 0 3
公共服务日趋完善
文旅项目加速落地
2025年成都都市圈公共服务领域共推进18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7.4亿元,已完成投资62.9亿元,投资完成率109.5%。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服务等全方面布局,其中文旅类项目进展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创新园已开园运营,江口沉银博物馆即将试运行,德阳市博物馆、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三星堆古蜀文化文旅发展区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持续提升都市圈文化软实力与文旅服务能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创新示范园(方特国色春秋):位于资阳市雁江区,项目总投资28亿元、占地面积约585亩,以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为脉络,以“儒、释、道”思想文化为核心,融合巴蜀文化、石刻文化、长寿文化等地域特色,通过“现代科技+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场景。目前,项目已开园运营,成为都市圈近郊游核心目的地,不仅为群众提供了高品质文化休闲空间,更推动了资阳文旅产业升级,助力成资两地文旅资源协同开发。
![]()
资阳方特国色春秋园区鸟瞰图。
江口沉银博物馆:位于眉山市彭山区,项目总投资8.21亿元,规划面积20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出水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西南水下考古中心、文物标本库及主题陈列展厅,是全国首座以金银器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目前,已完成年度投资1.2亿元,博物馆公共大厅、陈列展厅等已完成竣工验收,展陈已基本完工,外部停车场及绿化工程接近尾声,预计2025年底投入试运行。项目投用后,将成为都市圈文化旅游打卡新地标,对传承巴蜀文化、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
江口沉银博物馆鸟瞰图。
德阳市博物馆建设项目:位于德阳市旌阳区,项目总投资6.5亿元,总用地面积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46万平方米,主要修建博物馆、图书馆主体建筑及停车场、道路并完善周边附属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年度投资2.5亿元,博物馆主体已全面完工,整体形象进度已达65%,力争2025年底全面呈现外立面效果,2026年正式开馆。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德阳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空白,为都市圈北部区域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
德阳市博物馆效果图。
下一步,省同城化办将持续锚定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核心目标,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关键环节,全力冲刺四季度、决胜全年度!推动169个同城化重大项目快建设、早见效,以项目建设“加速度”推动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
来源:成德眉资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建设
编辑:林明秀
校对:李小川
审核:张力 郑海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