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玩”剪刀,是什么体验呢?11月12日,资阳市雁江区第七小学的同学们没有像往常一样打开思政课本,而是用一把剪刀,一张纸,跟着东峰剪纸传承人刘绪阳,一起走进了2025年资阳市雁江区“剪纸生花·巧手筑梦”主题思政课。
![]()
活动现场。
课堂伊始,专题片《非遗里的资阳》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他们在视频里惊讶地发现,剪纸不再只是窗上的装饰,更是变成了精美的贺卡、时尚的灯箱、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刘绪阳现场展示了“一剪成画”的神奇技艺,让学生们惊叹不已,也跟着他一刀一刻地感受着传统艺术的魅力。
学生吴彦东兴奋地说:“这堂课让我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剪纸可以提升我们的想象力。”黄钰琪则沉浸在创作的喜悦中:“用一把剪刀和一张纸,可以剪出千变万化的美,艺术是创造出来的。”
![]()
东峰剪纸传承人刘绪阳现场教学。
在雁江,剪纸已不只是手工课,更成为了思政教育的创新载体。传统是剪纸的“A面”,潮流是它的“B面”,而当这两面与思政教育相融合,课堂立刻有趣起来。
目前,雁江已有8所中小学校进行试点,将东峰剪纸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延时服务特色课程,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2万余人。
![]()
同学们展示剪纸作品。
随着最后一件剪纸作品的完成,同学们举起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刘绪阳看着这群专注的小传承者欣慰地说:“希望以这种方式,让非遗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当传统剪纸与青春相遇,非遗便在孩子们手中“活”了起来。这堂“剪”出来的思政课,剪出了文化自信,更剪出了雁江非遗薪火相传的未来!
全媒体记者 叶紫林 赵梦婕 王仲杰 周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