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经历了“舷窗破裂”的危机,但神舟二十号乘员组仍然有惊无险地返回了地球,但此次事故对中美等航天大国都敲响了警钟。
据央视新闻11月14日报道,14日16时40分,神舟二十号乘员组乘坐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按计划在中国东风着陆场顺利着陆。三名宇航员陈东、陈中瑞、王杰全部安全顺利出舱,三人健康状态良好。而这也意味着,神舟二十号任务已全部顺利完成,中国载人航天任务再次创下佳绩。
![]()
(神舟二十一号返回舱成功着陆)
除了完成包括4次出舱活动以及大量的医学、科学实验外,神舟二十号乘员组还创下了一个“历史性纪录”,那就是在轨驻留了204天,是目前中国航天员单一乘员组在轨驻留时间最长的——当然,这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此前的“舷窗破裂”危机导致他们不得不延期返航。
原本神舟二十号乘员组计划在上周三就完成任务,在将空间站移交给神舟二十一号乘员组后即可乘坐返回舱返回地球。然而,由于他们在神舟二十号返回舱的舷窗玻璃上发现了细小裂缝,导致返回舱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因此他们的返回行程被迫延迟。
![]()
(神舟二十号乘员组和二十一号乘员组完成移交程序)
最终,在额外驻留了9天后,神舟二十号乘员组改乘神舟二十一号的返回舱,顺利返回地球。而这就给神舟二十一号乘员组带来了一个小麻烦——现在的他们,已经没有了可使用的返回舱。
根据中国航天局公开的资料显示,神舟二十号返回舱因为受到太空垃圾碎片碰撞导致舷窗出现裂缝,可能已无法完成搭载乘员安全返回地面的任务。出于安全考虑,目前仍对接在天宫空间站上的神舟二十号返回舱将继续留在轨道上执行试验任务。在完成安全评估后,该返回舱将进行人工干预脱轨处理——简单来说,就是把它直接扔回地球。
![]()
(这次神舟二十号乘员组用的是二十一号返回舱)
那么,一旦遇到紧急情况,神舟二十一号乘员组又该如何撤离?其实,中国早有预备方案。
据航天专家介绍,中国在酒泉航天中心能够持续保持长征二号F重型运载火箭和神舟飞船(很可能为神舟二十二号)的“热战备”状态,在条件理想的情况下,只需要8天左右即可完成发射准备,随时可以上天接宇航员们回家。
![]()
(中国有能力维持长征2F的发射准备状态以应对紧急情况)
另一方面,神舟二十二号飞船的发射任务也正在进行调整。一名航天专家表示,原本神舟22号的发射任务预计将于2026年启动,并且有可能运载一名外籍航天员(或为巴基斯坦籍)上天。不过,考虑到当前状况,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可能将提前发射升空与天宫空间站对接,并有可能是无人空载的状态,以优先考虑接回三名在轨航天员。而新的载人飞行任务,则可能由神舟二十三号飞船接替完成。
![]()
(天宫空间站)
也有不少媒体担忧破裂的舷窗玻璃是否会影响天宫空间站的安全,甚至有不少别有用心的人开始炒作什么“中国航天器质量不佳”。但事实上,这事件远没有外界想的那么严重。
太空垃圾的飞行速度往往为子弹的数倍以上,因此航天器遭到太空垃圾碎片碰撞导致舷窗受损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在2016年,国际空间站的玻璃舷窗就遭到了太空垃圾碎片撞击,导致出现了一个7毫米左右的破损,但并未影响国际空间站的正常运行。
因为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航天器舷窗玻璃往往都由数层玻璃+保护夹层组成,其表面的破损只会影响其再入大气层时面对高温烧蚀的安全性,而不太会对在轨飞行构成安全影响。
![]()
(2016年,国际空间站遭到太空垃圾碎片撞击)
神舟二十号返回舱遭遇的这次事故,性质上并不严重,只需调整中国航天发射计划和节奏即可解决。但另一方面,这也凸显了近地轨道太空垃圾对航天器产生的日益严重的威胁——无论是“天宫”还是国际空间站,都曾进行数次变轨以躲避太空垃圾撞击,可见它的威胁之大。
因此在美国鼓吹着搞什么“中美太空竞赛”之前,最好还是先想想办法把自己这么多年弄出来的太空垃圾清理一下。否则,这些太空垃圾总有一天会对人类的太空事业构成巨大的安全威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