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政变内斗,姜维明明集结了4员大将北伐曹魏,为何反而大败而归?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所说的“天下有变”4个字,指的就是曹魏内部出现较大规模的内乱叛变。毫无疑问,公元249年在洛阳以南,许昌以西,爆发的高平陵政变,肯定算是天下有变的一种了,毕竟曹爽倒台了,司马懿上台了。司马家完完全全取代了曹家,曹魏内部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官员必然都进行了一次大的扫荡。
![]()
很显然公元249年,绝对是北伐曹魏的一次绝佳机会。那么,蜀汉大将军姜维有没有抓住这一次机会呢,其实是抓住了的,姜维还是懂得把握战机了,此战即曲城之战。曲城之战,姜维的战略目标其实还是陇右地区,陇右地区姜维从小生活,轻车熟路了。
牙门将句安、李歆参战
《三国志》记载:蜀大将军姜维率众依麹山筑二城,使牙门将句安、李歆等守之。麹山位于陇右和阴平郡之间,姜维之所以在麹山构筑起两个据点,其目的就是为了作为进攻陇右的跳板,构筑起两个据点后,姜维分别派遣了句安、李歆这2个牙门将把守据点。
但此时把守曹魏雍凉地区的大将有谁呢?最高的是郭淮,军衔征西将军,都督雍州凉州诸军事,因为夏侯玄被司马懿召入京了,这也导致了夏侯霸投奔了蜀汉。除了郭淮,还有雍州刺史陈泰、讨蜀护军徐质、南安太守邓艾,很显然,这4个曹魏大将都是司马家的人,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行动非常之快,火速把夏侯玄召走了,拥护了郭淮,相当于雍凉军事实际控制也已经落在了司马家的手里。
![]()
陈泰是陈群的儿子,自然拥护司马家族,陈泰很冷静,当即建议郭淮,采用围城打援之计策。麹山构筑的两个据点和蜀汉大本营粮草基地这么远,直接把牙门将句安、李歆2人包围起来,断其运道及城外流水。再加上当时下雪天气,行军非常困难,姜维想去救援都无济于事。《三国志》记载:安等挑战,不许,将士困窘,分粮聚雪以稽日月。
羌胡质任参战
羌胡就是当地那块地区生活的羌人、胡人等少数民族,由于姜维熟悉民情,联合了羌胡的部队去帮助他袭扰曹魏。“质任”非是人名,就是一个羌胡部队的统称,不过肯定也有头目,对当时姜维北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廖化参战
姜维首次救援牙门将句安、李歆失败后,趁着郭淮引兵西击羌胡质人各部时,姜维企图再次发动反攻,此时邓艾也很冷静,《三国志》记载: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果然被邓艾言中了,姜维三天后果然再次反攻,但邓艾早有防备,老将廖化参与了此次反攻。《三国志》记载:三日,姜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邓艾结营。
曲城之战,姜维明明集结了廖化、牙门将句安、李歆、羌胡质任4员大将北伐,为何反而大败而归?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司马懿行动迅速,把夏侯玄召回京城后,陇右地区实现了兵不血刃地权力交接,郭淮、陈泰、邓艾等人都很团结,而且都会打仗。姜维没有任何机会占得便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