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2年冬天,司马昭召集群臣,商议伐蜀之事,但是众人都不建议他在这时候出兵。
唯独钟会愿意支持司马昭,相信司马昭的决定。
司马昭一看,嗬!这小伙子有前途,那就由你来做这件事吧!
于是,司马昭将关中地区的兵马交给钟会节制,并且让他择机出兵……
蜀汉大危机
而蜀汉这边,虽然暂时没有外忧,但是内患十分严重。
自从诸葛丞相去世之后,刘禅就开始“放飞自我”,不听忠臣之言,却整日与黄皓等人作伴,甚至还让黄皓这种宦官掌握了实权
有宦官作乱也就算了,居然还有人为虎作伥。
当年诸葛亮曾留下出师表,让刘禅重用蒋琬费祎,只可惜蒋琬病逝、费祎遇刺,蜀汉朝廷已经没有能人了。
没有了诸葛亮的话,刘禅也不知道该相信谁。
宦官黄皓乘虚而入,成为了刘禅最看重的人,什么事情都得问问黄皓。
但是黄皓既不懂军事,也不懂政治,他能做的就是以“神明”为借口胡说。
为了排挤诸葛亮留在蜀中的势力,黄皓联合右大将军阎宇,一起诬陷姜维,将姜维赶到了沓中。
沓中这地方还是个军事要地,姜维屯兵于此,保卫蜀汉。
其实双方内部都有“间谍”,司马昭的让钟会掌兵的事,姜维很快就知道了。而姜维在沓中屯兵的事,在魏国内部也不是秘密。
司马昭为了隐瞒钟会这边的事,专门安排人去演习,装作要攻打吴国的样子,又是弄船,又是让水军练习。
但是他这些手段都没有用,姜维马上就识破了这招“声东击西”,随即他便上书给刘禅,让刘禅把张翼调到阳安关口,把廖化调到阴平桥头。
这次调动非常重要,因为这关乎着蜀汉的存亡。
蜀地本就是易守难攻之地,能进入成都平原的路没几条,而且都很好守住。
只要派人拦在关键地点,就能高枕无忧。
但是,姜维的这封信并没有到达刘禅手里,而是先被黄皓给看见了。
黄皓担心这封信里姜维会说他坏话,于是还是打开看了其中的内容,看完内容不要紧,他还要自作主张,验证一下姜维这个计划有没有必要。
而黄皓的验证方法就是“占卜”,请巫师询问“鬼神”,魏国会不会来进攻。
这都公元后两百多年了,还有人在用周朝的那一套,真是让人没话说。
而“鬼神”给出的结果也非常“不负众望”,它说魏国不会来的。
于是,黄皓便将姜维这封信给压了下来,刘禅和朝中群臣压根就不知道这回事。
不久之后,钟会率十八万大军前来,众所周知,想要进入蜀地,必须过汉中,但是姜维现在不在汉中,他在沓中。
于是钟会兵分三路,向三处要地发起了进攻。
首先,钟会自己带着十万人直奔汉中,而邓艾带着三万多人直奔姜维所在的沓中,而诸葛诞之子诸葛绪,则是被派往了阴平桥头。
钟会这一招非常巧妙,因为他知道蜀军主力并不在汉中,因此他可以放心大胆地进攻汉中,独占这一大功。
而邓艾那边,钟会本来希望他能拖住姜维,但是他没拖住也没有关系,因为诸葛绪已经去将他的后路给截断了。
本来应该有廖化把守的阴平桥头,现在无人把守,这可是姜维退回蜀中唯一的路。
钟会觉得邓艾和诸葛绪肯定吃不掉蜀军主力,因此他打算在占领汉中后再来支援。
到时候,姜维就被三人包了饺子,蜀军没了主力,就算有剑阁关这样的天险,也是守不住的。
不过,姜维毕竟得了诸葛亮的真传,很快便意识到了这件事。
于是他先派人去晃了诸葛绪一下,让诸葛绪以为蜀军走了别处。
诸葛绪果然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姜维赶紧带着众人回到了剑阁关。此举虽然保住了蜀军主力,但是汉中落入了钟会的手里。
回想当年,刘备法正黄忠张郃夏侯渊等人为了汉中争得你死我活,刘备虽然得到了汉中,但也付出了很多。
刘备也通过汉中得到了魏延这样一位猛将,让人才凋零的蜀汉也有一位能扛起大梁的人。可惜,魏延也已经去世很多年了。
汉中失守,姜维只能依靠剑阁天险阻挡钟会大军,就算钟会有十几万人,也过不去这剑阁关。
坚守就是胜利
钟会非常生气,因为他的计划天衣无缝,但是却以为诸葛绪这个蠢才乱跑,这才导致姜维进入了剑阁关。
火冒三丈的钟会当即就要将诸葛绪军法从事,但是有人提醒他,说邓艾与诸葛绪关系很好,最好不要招惹邓艾。
钟会也是个有脾气的人了,他最听不得的就是这种话。
于是他直接将诸葛绪关进了囚车,说要把他送回洛阳,交给司马昭处置。
邓艾听说这事之后,也是不愿意,他觉得自己这么大岁数了,岂能让你这么个年轻人看不起?
虽然两人互相看不上眼,但是并没有真的闹掰,他们还是很清楚现在该干什么的。
不久之后,邓艾说出一计,他说自己知道一条小路,可以绕过剑阁关,直接进入成都平原。于是他申请自己走这条路,看看能不能找到机会。
钟会当即便同意了此事,因为他也知道那条路,那条路根本就过不去,他完全不担心邓艾会与他抢功。
这条路确实十分凶险,只要蜀军在摩天岭安排上一百来人,就算十万大军也过不去。
诸葛亮当年也确实安排了人来守卫此地,但是黄皓占卜之后,认为这里不会来人,刘禅就把这里的守军给撤了……
就这样,邓艾在来的路上虽然历经了磨难,但是他真的过来了。
邓艾过来之后,各地守军被吓得不知所措,还以为他是从天上飞下来的,根本不敢抵抗,也来不及抵抗。
为了活命,江油守将、涪城守将全都投降了。
战线收缩到绵竹,这是最后一道大门,诸葛亮之子诸葛瞻被派来镇守此处,结果没守住。
只要能守住绵竹,蜀汉就还有希望,但是蜀汉当时确实无人可用,有能力的大将都被派出去了,都有自己的工作,让谁回来都不合适。
不过,有一人他们忘记了,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往那边想。
当年刘备进攻的时候,绵竹都被攻破了,却有人硬是挡了他一年。
此人便是刘璋之子刘循,当年张任被杀,绵竹失陷,刘循只能退守雒城。
刘备派人进攻雒城一年多,才将此城拿下,可见刘循这人守城确实有一手。
刘备进入成都后,将刘璋一家人迁到了公安县居住,但是在刘璋的请求下,刘循被留在了益州
算算年龄,刘循应该还没死,因此如果让他出来镇守绵竹的话,邓艾是打不进来的。
邓艾是孤军深入,若是不能速战速决,就会陷入劣势,但时候蜀汉在发起反攻,邓艾必然是九死一生,蜀汉的危机也就解除了。
可惜这也只是一厢情愿的猜想罢了,刘禅想不到这种事的。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