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控智库(文/洪泽鑫)
看到 LS9 的定价表,我的脑子里只有一句话:
“怎么感觉上汽这是不管不顾地拼了,开始用‘堆料暴力美学’打人?”
32 万出头入门就给:
800V
四轮转向
激光雷达 + Thor 芯片
4D 按摩、丹拿 B&O、空气悬架、增程性能拉满……
那一刻,我甚至产生了点“上汽是不是要把自己其他品牌逼疯”的错觉。
从 LS9,我第一次感受到“新能源大六座这件事,终于被中国品牌当成文化课来做了”。
以前的大六座是什么?
——“家里人生病需要一辆大车”那种不得不买的刚需工具。
而 LS9 的出现,更像是一台“家庭价值观投影仪”:
一家人要舒服,但不要油腻的传统豪华感。
要科技,但不想当硬核极客。
想要户外自由,但又不想过得太糙。
它把大六座,做得像“家用奢侈品”。
有点像小红书里那种“露营也要用好看的锅”的生活审美升级。
![]()
这背后,其实是中国家庭消费心理的一次迭代:
——不是为了“够用”买车,而是为了“我 deserve 更好”。
LS9 正好踩在这个点上。
这种洞察,不是卷配置能卷出来的。
1. 竞争对手是谁?
30 万级大六座,基本上是这几位:
理想 L7/L8
问界 M7(新 M7 性价比枪枪爆头)
腾势 N8
岚图梦想家(偏 MPV)
你会发现一个点:
他们大部分都在卷“空间舒适 + 家庭场景”。
但 LS9 明显走的是另一条路:
“我要开得比小车灵活,比大车舒服,比科技车聪明。”
这种差异化,其实挺聪明的。
2. LS9 的优势
操控在大六座里几乎没对手:四轮转向 + 空悬,5 米车转弯半径比 POLO 还小,这真的离谱级的提升体验。
动力够狠:全系 4 秒级,增程器 NVH 做到“无感接入”,这对家庭场景非常关键。
智能化堆到天花板:激光雷达 + Thor 芯片,全系标配,这是 LS9 最大的“降维攻击”。
座舱豪华感很完整:B&O、4D 按摩、地暖、新风系统……上汽这次真是把体面给做满了。
品牌心智不够强:上汽+智己的组合,对比“理想 = 家庭车第一品牌”,差距仍然存在。
增程 + 豪华 + 性能 + 智能 全都要,是否能长期稳定?
多技术路线叠加,后期成本控制、可靠性、OTA 节奏,都需要时间验证。六座布局对第二、三排用户的真实体验,还要看实测。宣传再炸裂,也需要落地体验来背书。
能不能爆,取决于智己能不能让更多用户真的去试驾、体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