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朝鲜最近甩出的那句“千年宿敌日本”,听上去像历史剧台词,却偏偏是他们官方媒体的原话。朝鲜社会科学院干脆开了一场名为“历数千年宿敌日本罪状”的讨论会,标题就像把火盆往日本脸上扣。论文作者们一个接一个上去,把日本从几百年前骂到二战,又从二战骂到今天,语气硬得能把铁砸弯。他们强调,日本给朝鲜人民带来的伤痛永远不会愈合,说要“千百倍讨还血债”,这话要是普通国家说出来可能只是情绪宣泄,可这是朝鲜,听上去就有点像“已经写在账本里,早晚要收”。
![]()
朝鲜为什么突然开火,开得这么猛。你把最近日本的动作连起来看,就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历史账,也不是心情不好骂上几句,而是朝鲜觉得自己又闻到了熟悉的火药味。高市早苗刚上台就喊着提高防卫费,修改国家安全战略,还不停在台湾问题上翻炒“日本要准备应对”。这些言论落在朝鲜耳朵里,不是政治表态,而是战鼓声。尤其是朝鲜媒体最看不惯的一点,日本嘴里说着和平,却越来越像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再度苏醒。
朝鲜的批评并不只是骂,而是点名道姓地解释日本到底在干什么。他们说日本正在撕下和平国家的面具,暴露战争国家的嘴脸。过去日本的军力被严格限制,可现在日本为了应对所谓“安全威胁”,不断扩军,防卫预算涨得比火箭还快。朝鲜对这种事情的警觉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因为在整个东亚,最直接被日本军国主义碾压过的,就是朝鲜半岛。日本殖民朝鲜三十五年,那段历史痛到骨头里,朝鲜一听到日本扩军,反应自然不会温和。
日本最近的动作不仅仅是预算数字上的增长,还包括自卫队的新武器新战略。比如日本宙斯盾驱逐舰计划搭载美国战斧巡航导弹,射程动辄上千公里,朝鲜媒体直接点出,这不是防御,而是攻击。战斧为什么让朝鲜特别紧张。因为它可以精准打击首都、打击指挥所、打击关键设施。日本要的显然不是防御本土,而是把自己的打击能力伸到别人家门口。这种局面在朝鲜看来的确像是历史在倒回去,只不过这一次日本的脸上写着理直气壮。
![]()
朝鲜媒体还提到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塑造一种“新时代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可朝鲜的意思很直接,日本骨子里的东西没有变,它还是那个梦想重建亚洲秩序的日本。你可以说这是朝鲜的激烈语言,但你也不能完全否认,日本内部这股力量确实在上升。政治人物公开讨论修改宪法,打破和平框架,军事预算达到GDP百分之二,连美国都怕这种势头太快。朝鲜当然更不会装作看不见,它随时准备把这种趋势定义为“新军国主义”。
更关键的是,日本的军事扩张从来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披着“亚太安全”的外衣,由美国亲自推着走。日本想买战斧,美国同意;日本想增强远程打击能力,美国支持;日本要把自己放进亚太战略框架,美国甚至鼓励日本“承担更多责任”。这种背景下,你就知道朝鲜为什么开这场声势浩大的批斗会。他们不仅指向日本,还在指向美国构建的整个区域框架。朝鲜觉得这个框架压着它的脖子,而日本就是那只按住它头皮的手。
在朝鲜的叙事里,日本的问题不仅在历史上,还在现实中。他们认为,日本对周边国家的威胁是必然的,是天性,是根深蒂固的扩张欲望,只等着一个机会复活。这种说法对外界来说当然夸张,可你要知道,一旦进入朝鲜的世界观里,日本不是普通国家,而是已经写入他们民族记忆的存在。谁要是指望朝鲜去接受日本所谓的“正常国家化”,那才是太天真。
外界可能会觉得朝鲜的话太过激烈也太戏剧化,但日本近期的动作确实让整个区域高度紧张。韩国在警惕,日本会不会扩大兵力部署,把朝鲜半岛当成自己战略延伸的一部分;中国看得一清二楚,日本试图在东海、台海问题上和美国绑在一起;俄罗斯也冷眼旁观,日本重新武装的速度远超冷战末期。这样的大环境下,朝鲜当然不会保持沉默,它的每一句批评,既是对日本,也是对世界各国的喊话。
![]()
朝鲜言辞最重的一句是“讨还血债”。这句话本身带着情绪,也带着历史沉积,但在今天的国际政治里,这句话更像是一种宣示。朝鲜不会允许日本以“新战略”为名,把军力再次伸到半岛周边。更不会允许日本用台湾问题当跳板实现自身军事扩张。朝鲜知道,日本在等待一个理由,一场危机,一个重新武装成袭击国家的正当性,而现在从高市早苗到整个政治环境,都在给它铺路。
朝鲜也不是单纯喊口号,它要的是日本停止在东北亚搅动局势。日本越是炫耀军力,朝鲜就越会认为自己必须强化武器、强化警戒、强化敌对态势。这样一来,东北亚的军备竞赛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快,而这何尝不是美国所乐见的局面。朝鲜清楚自己在大国竞争的棋盘上是怎样的位置,也清楚日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所以它这次重提“千年宿敌”,既有历史上的痛,也有现实里的算。
日本愿不愿意承认是一回事,朝鲜愿不愿意原谅是另一回事。过去的伤口在朝鲜那里从未愈合,现在日本的行为像是在用力揭开这道伤口。朝鲜这次把日本拉上历史的审判台,是提醒日本别忘记曾经的罪行,更是提醒周边国家看清日本的方向。日本要走哪条路,不是靠它说自己和平就能决定,而要看它的行动,它的军费,它的武器,它的政治人物的嘴。
时代在变,但记忆没有变。东北亚的火焰被点燃过一次,朝鲜不想让第二次来得太快,日本却似乎在一步一步靠近那个危险的边缘。朝鲜越是大声喊,日本或许越是觉得自己有理由继续走下去,这就是今天局势的吊诡之处。等风起,也等人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