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于11月14日正式向核心政治盟友表示祝贺。此前,他所领导的执政党联盟在印度人口第一大邦——比哈尔邦的地方议会选举中,以压倒性优势锁定多数席位。
作为印度东北部的关键邦,比哈尔邦的选举结果历来被视为印度全国政治风向的“试金石”,此次投票关注度远超以往。目前计票工作虽仍在部分选区推进,但莫迪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NDA)已在243个议会席位中斩获超200席,胜局早在计票初期便已确定。这样的优势,在比哈尔邦近三十年选举史上极为罕见。
此次选举中,莫迪所属的印度人民党(BJP),与比哈尔邦现任首席部长尼蒂什·库马尔领导的人民党(联合派)组成核心竞选联盟,共角逐101个关键席位。
最终,联盟以议会第一大党的身份强势收官——要知道,印度人民党自成立以来,此前从未在该邦实现单独执政,此次借助联盟优势才彻底站稳脚跟。
全国民主联盟的绝对席位优势,不仅巩固了莫迪在联邦层面的执政基础,更让深耕比哈尔邦多年的库马尔得以第五次连任首席部长,延续其“邦政强人”地位。对新德里的任何执政联盟而言,比哈尔邦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因其在印度议会下院(人民院)中占据40个关键席位,这一数量在各邦中位居前列,直接影响联邦政策走向。
“比哈尔邦的民众用选票明确表达了对发展的渴望,他们打破了这里所有的选举纪录。”莫迪在新德里的印度人民党总部,向在场党员发表激情演讲时强调。
他提到,联盟的竞选承诺与民众诉求高度契合,这是胜利的核心原因。演讲结束后,莫迪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发文,祝贺全国民主联盟赢得这场关键选举。
他称这一结果,是“善治理念、发展共识与社会正义实践”的共同胜利,也是民众对联盟执政成果的直接肯定。
此次选举的反对派阵营,由印度国民大会党(国大党)及多个地区性社会主义团体联合组成。他们以“大联盟”为旗帜抱团参选,试图凭借民生议题撬动执政联盟的票仓。
![]()
不过从当前计票趋势来看,反对派联盟的席位最多仅能达到35席,与执政联盟形成悬殊差距。不少原本被看好的“摇摆选区”,最终也倒向了全国民主联盟。
本次比哈尔邦选举分两阶段举行,投票日分别为11月6日和11月11日。两阶段投票均实现了较高的投票率,反映出当地民众对选举的高度参与热情。
激烈的竞选期间,反对派曾多次公开指责印度选举委员会存在“偏向性操作”。他们认为,选委会对选民名册进行的争议性修订,导致数十万合法选民被排除在投票名单之外,间接帮助执政联盟获得不正当优势。
针对这一重磅指控,印度选举委员会迅速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声明予以否认,强调选民名册修订严格遵循法律程序。
全国民主联盟方面则指责反对派是“输不起”,称相关言论是为选举失利提前找借口。双方就此展开多轮舆论交锋。
拥有1.3亿人口的比哈尔邦,是印度最贫困、人口密度最高的邦。该邦经济以农业为主,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民生议题始终是当地选举的核心。
此次选举中,该邦超7000万民众参与投票,其中女性选民占比接近一半,达到48.2%。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选举还创下该邦历史最高女性投票率——71.6%,远超上一届的65.3%。
印度评论界普遍认为,首席部长库马尔在投票前推出的“女性经济补贴”政策,是拉票的关键。该政策精准打动了占比近半的女性选民群体,为250万名符合条件的女性每人发放1万卢比(约合112美元)补贴。
不过这一政策此前也曾遭到反对派质疑,认为其存在“选举买票”嫌疑,但并未影响政策的推行与民众的接受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