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张学良被软禁50年还能在美国当富豪?他在哪搞了这么多钱?

0
分享至

提到张学良,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西安事变”“被软禁半生”,很难把他和“富豪”划上等号。毕竟被限制自由五十多年,既不能掌权理政,也没法经商赚钱,按常理来说,晚年生活能安稳度日就不错了。但现实偏偏反转——他晚年定居美国夏威夷,住的是能俯瞰海景的高档公寓,身边有24小时专属护理,日常招待访客都是好酒好菜,甚至还能时不时出门旅行,生活奢华程度让不少普通人望尘莫及。




这事儿越想越有意思:一个半辈子没碰过实权、没参与过商业运作的人,哪来的底气在海外过优渥生活?那些支撑他养老、医疗、日常开销的巨额财富,到底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早就埋下了伏笔?其实答案藏在一段跨越几十年的传奇里,牵扯到一位“搞钱天花板”老爹、一位“神仙队友”发妻,还有一位“忠犬型”友人,正是这三个人的接力,才让张家的财富穿越战乱与软禁,最终撑起了张学良的晚年。
华尔街杀出的“东北夫人”:于凤至的投资逆袭记
要聊张学良的晚年财富,最先得提的不是他爹张作霖,而是他的发妻于凤至——这位被历史书一笔带过的女性,其实是张家财富的“逆袭担当”。1940年,于凤至因为乳腺癌要去美国治疗,出发时手里没多少硬通货,就只有几件珠宝和朋友转来的一点钱。




放在普通人身上,治病都够头疼了,哪还有心思琢磨别的?但于凤至不一样,她出身东北商人家庭,骨子里带着经商的敏锐。到了美国才发现,治疗费用高得吓人,再加上要维持基本生活,这点钱根本撑不了多久。她看着报纸上的华尔街新闻,心里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与其坐吃山空,不如跟股市赌一把。
刚开始她完全是门外汉,看不懂K线图,也不知道什么叫蓝筹股。但她肯下功夫,每天抱着《华尔街日报》啃,还跑去证券公司蹲点,观察那些老股民怎么操作。慢慢的,她摸出了自己的门道:不跟风追那些涨得快的“妖股”,专挑自己熟悉的行业——比如铁路、能源、制造业,这些行业在当时都是刚需,不容易大起大落。
更绝的是她的心态,不管股市涨得多疯,她都不会把所有钱投进去,永远留着一部分现金兜底;遇到股市下跌,别人慌着割肉,她反而沉得住气,觉得“便宜的时候不买,难道等涨价了再入手?”。就这么凭着“稳、准、狠”的思路,她在50年代美国股市的牛市里踩准了节奏,通用汽车、杜邦化学这些后来的巨头公司,她都早早布局。




等张学良1990年恢复自由的时候,于凤至已经在美国打下了一片“财富江山”:洛杉矶比弗利山庄有豪宅,纽约长岛有两处房产,光靠收租金就够一家人吃喝不愁。她当年投进去的那点“启动资金”,早就翻了几十倍,变成了实打实的巨额存款。可惜的是,这位为张家财富拼了一辈子的女人,到1990年去世时,都没能跟张学良见上最后一面。
后来有人说,于凤至的投资眼光放在现在都能当基金经理。其实她的成功不是靠运气,而是抓住了核心逻辑:长期价值投资+风险控制。放在战乱年代,女性能有这样的胆识和头脑,着实让人佩服,而她攒下的这笔钱,也成了张学良赴美养老的“第一桶金”。
东北王的“远见卓识”:张作霖埋下的财富伏笔




于凤至能在美股大展拳脚,背后其实离不开张作霖早年打下的基础——这位“东北王”不光是军事上的枭雄,搞钱和财富管理的本事,在当时绝对是顶级水平。很多人以为军阀的钱都是抢来的,张作霖确实靠军政大权积累了原始资本,但他的厉害之处在于,懂得把“枪杆子换来的钱”变成“能生钱的资产”。
张作霖在东北搞的商业帝国,放到现在看都是“多元化布局”的典范。他先创办了东三省官银号、边业银行,直接掌控了东北的金融命脉,相当于自己有了“中央银行”,不管是收税还是经商,资金流转都不用看别人脸色。然后又投资实业,抚顺煤矿、鞍山铁矿都是他的产业,光抚顺煤矿一年就能赚几百万银元,放在当时能买多少军火、粮食,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他还在沈阳、大连、天津这些大城市买了大量房产和土地,有人估算过,这些不动产加起来价值数千万银元。但最让人佩服的,是他的“全球化思维”——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还在军阀混战的时候,他就意识到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开始通过外国银行家和商业伙伴,把一部分钱存到了欧美银行。




1928年张作霖遇刺身亡,留给张学良的不光是东北军的指挥权,还有一个价值数亿银元的资产组合。后来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张家在东北的不少实业、房产被日军侵占,但那些存在海外的资金、还有转移出去的资产,却成了“漏网之鱼”。要是没有张作霖早年的这个布局,后来于凤至赴美治病都没启动资金,更别说投资股市了。
有人说张作霖是“军阀里最会经商的,商人里最会打仗的”,这话一点不假。他的财富逻辑放到现在都不过时:分散投资、全球化配置、掌握核心产业。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能有这样的远见,难怪张家的财富能经得起战乱的冲击,一直延续到张学良晚年。
跨越半生的“忠诚守护”:伊雅格的财富接力




张作霖埋下了种子,于凤至让种子开花结果,但中间还有一个关键的“守护者”——英籍友人詹姆斯·伊雅格。要是没有他,张家的海外资产可能早就没了,更别说等到于凤至去美国盘活。
伊雅格和张家的缘分始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他是在东北工作的英国工程师,因为做事靠谱、专业能力强,慢慢得到了张作霖父子的信任。他不光懂工程,还懂国际金融,是个实打实的投资高手。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后,手里根本没法打理海外资产,伊雅格主动站了出来,说“我来帮你管着,等你自由了再还给你”。
这一管就是几十年,期间的难度可想而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局动荡不安,很多人的资产要么被战火吞噬,要么被人侵吞。但伊雅格硬是凭着自己的人脉和智慧,把张家的资产打理得井井有条。他通过汇丰银行的关系,把资金转移到美国、欧洲,投资国债、房地产这些稳当的领域,避免了资产缩水。




1949年前后,局势最混乱的时候,伊雅格还冒着风险,把张家存在上海外资银行的最后一批珠宝、黄金转移到了香港,再从香港转到海外。更难得的是,他一辈子没动过张家的一分钱,有时候张家在海外的开支不够,他还自己掏钱垫付。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通过秘密渠道给张学良报信,告诉他人资产有多少、赚了多少,然后把收益汇给在美国的于凤至,让她有资金治病、投资。
后来有人问伊雅格,为什么愿意为张家付出这么多?他说“张作霖先生和汉卿(张学良)都是我的朋友,朋友托付的事,我不能辜负”。在那个见利忘义的年代,伊雅格的忠诚比黄金还珍贵。正是因为他的坚守,张家的海外资产才得以完整保存,成为于凤至投资的“本金”,也为张学良晚年生活提供了保障。
最后的“压箱底”财富:书画拍卖撑起养老钱
等到张学良1993年决定赴美定居时,他手里还有一张“王牌”——那些从张作霖时代就开始收藏的书画珍品。父子俩都是书画爱好者,当年凭着雄厚的财力,搜集了不少稀世珍宝,比如宋代画家谢元的《桃花》,还有不少明清时期的名人字画。




这些宝贝跟着张学良经历了太多波折,从沈阳大帅府到被软禁的地方,不管走到哪,他都想方设法保护它们,有人出高价想买,他从来没答应过。到了晚年,他年纪大了,实在没精力打理这些藏品,再加上赴美养老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于是决定把这些“压箱底”的宝贝拿出来拍卖。
这场拍卖被称为“世纪拍卖”,在台北举行,吸引了全世界的收藏爱好者。最终成交额高达13289万新台币,其中谢元的《桃花》拍了1650万新台币,创下了当时的拍卖纪录。这笔钱刚好够张学良在夏威夷买公寓、请护理人员,还建立了一笔养老基金,足够支撑他晚年的医疗和日常开销。
这些书画珍品,就像张家财富的“最后一道防线”。它们从战乱中走来,见证了张家的兴衰,最终以拍卖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有人说,这些字画的价值不光在于艺术本身,更在于它们背后的历史——它们是张作霖财富的见证,是张学良半生坎坷的陪伴,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张学良的晚年财富,从来不是偶然,而是一场跨越几十年的“财富接力赛”。张作霖用远见打下基础,伊雅格用忠诚守护资产,于凤至用智慧让财富增值,最后再加上那些历经沧桑的书画珍品,才凑成了他晚年优渥生活的底气。
放到现在看,这个故事里藏着不少值得琢磨的道理:张作霖的分散投资和全球化布局,放到今天依然是财富管理的核心逻辑;于凤至的价值投资理念,不管是股市还是其他领域,都能让人少走弯路;而伊雅格的忠诚,更是提醒我们,人脉和信任有时候比金钱更重要。
这位世纪老人在夏威夷安详离世时,带走的是波澜壮阔的人生,留下的却不只是历史记忆,还有一段关于财富、信任与传承的传奇。那些看似冰冷的金钱数字背后,是人性的光辉,是智慧的力量,也是时代变迁中最动人的注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久保建英:堂安律的进球非常漂亮,这种处理方式正是他擅长的

久保建英:堂安律的进球非常漂亮,这种处理方式正是他擅长的

懂球帝
2025-11-15 18:19:21
中日局势恶化,高市早苗凌晨三点突然行动,安保团队收到紧急通知

中日局势恶化,高市早苗凌晨三点突然行动,安保团队收到紧急通知

剑哥的思政课
2025-11-15 17:02:11
樊振东战胜王楚钦,挺进全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

樊振东战胜王楚钦,挺进全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

澎湃新闻
2025-11-15 13:50:28
重磅!白卡重大改革!恢复资产审查:存款、现金、房产、车辆都要算

重磅!白卡重大改革!恢复资产审查:存款、现金、房产、车辆都要算

华人生活网
2025-11-15 05:23:52
卷疯了!网约车司机一天跑12小时,月收入约4000元,7家平台退场

卷疯了!网约车司机一天跑12小时,月收入约4000元,7家平台退场

网约车观察室
2025-11-15 09:52:24
谁说屁股大就不能穿瑜伽裤?黄色T恤搭薄荷绿瑜伽裤,成熟有活力

谁说屁股大就不能穿瑜伽裤?黄色T恤搭薄荷绿瑜伽裤,成熟有活力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12 11:46:01
熊猫杯:0-1,闪电丢球酿苦果,越南不敌中亚劲旅,无缘2连胜

熊猫杯:0-1,闪电丢球酿苦果,越南不敌中亚劲旅,无缘2连胜

凌空倒钩
2025-11-15 21:37:39
2-0!阿根廷夺3连胜为今年收官 38岁梅西传射+差3助成历史助攻王

2-0!阿根廷夺3连胜为今年收官 38岁梅西传射+差3助成历史助攻王

我爱英超
2025-11-15 06:02:29
高市早苗通知全球,不撤回涉台言论,话音刚落,解放军攻击11亮相

高市早苗通知全球,不撤回涉台言论,话音刚落,解放军攻击11亮相

谛听骨语本尊
2025-11-13 16:10:40
新加坡总统公开警告中国,要想世界和平,中国得放弃一样东西!

新加坡总统公开警告中国,要想世界和平,中国得放弃一样东西!

南权先生
2025-11-14 16:17:25
一旦我国进入战争状态,普通老百姓该做些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

一旦我国进入战争状态,普通老百姓该做些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

文史道
2025-03-25 06:45:05
1985年重大误判,中国损失上万亿,一代巨星含恨离世。

1985年重大误判,中国损失上万亿,一代巨星含恨离世。

历来纵横
2025-11-03 15:42:37
为啥第一款六代战机诞生在中国?美欧:中国是“伪发展中国家”

为啥第一款六代战机诞生在中国?美欧:中国是“伪发展中国家”

余塩搞笑段子
2025-11-14 21:34:49
“一进门就是中国,没美国啥事了”

“一进门就是中国,没美国啥事了”

观察者网
2025-11-15 21:58:05
陈伟霆何穗带娃日常,撕开明星婚姻假面,藏着现代家庭新密码

陈伟霆何穗带娃日常,撕开明星婚姻假面,藏着现代家庭新密码

可乐谈情感
2025-11-16 01:19:10
正负值-16?再这样下去火箭替补中锋的交易价值还会更低?

正负值-16?再这样下去火箭替补中锋的交易价值还会更低?

稻谷与小麦
2025-11-16 01:35:53
400万亿什么时候来?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400万亿什么时候来?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混知房产
2025-11-13 20:41:06
分手后是怎样复合的。看网友分享的小手段本人望尘莫及难怪我单身

分手后是怎样复合的。看网友分享的小手段本人望尘莫及难怪我单身

侃神评故事
2025-10-11 11:30:03
金建希有多漂亮?尹锡悦本想单身,52岁时改变主意:非她不娶!

金建希有多漂亮?尹锡悦本想单身,52岁时改变主意:非她不娶!

说历史的女人
2025-11-13 14:31:51
台海观澜 | 日本敢不敢武力干涉中国的统一

台海观澜 | 日本敢不敢武力干涉中国的统一

经济观察报
2025-11-12 11:15:03
2025-11-16 02:12:49
美丽的亚克西
美丽的亚克西
喜欢摄影爱好音乐健身
420文章数 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上百名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头条要闻

上百名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时尚
艺术
亲子
家居
军事航空

有品味的中年女人,穿衣都有4个共同点,看看你掌握了几个

艺术要闻

她的笔下女子如此动人,晚年却名声扫地!

亲子要闻

同个世界同款娃爸:孩子爱“鸳鸯袜”,“甩手掌柜”宝爸爱找茬!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