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为
据湖北省鄂州市“鄂城融媒”消息,“花湖国际咖啡谷”项目落地鄂州,前期投资20余亿元、后期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
促成一粒“小豆”的跨国之旅,是产业与空港的精准牵手,不仅彰显了“鄂城速度”,更是以“一域之能”服务“全局之需”的鲜活案例,让开放、协同、高质量发展的脉络,随咖啡醇香一同蔓延。
作为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花湖机场“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的航线网络,为鄂州打通了链接全球的空中通道。“花湖国际咖啡谷”精准借力每周两班直飞埃塞俄比亚的航线优势,将非洲优质咖啡豆资源与国内广阔市场无缝对接,既让全球优质要素高效流入,又为国内产业走向国际搭建平台,契合了湖北作为“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定位。
这种“空港+产业”的开放模式,不仅让鄂城从内陆腹地变身开放前沿,更以点带面提升了湖北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参与度,为支点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开放动能。
“花湖国际咖啡谷”并非单一项目的孤军奋进,而是以20余亿元前期投资为牵引,构建起从咖啡豆供应链、烘焙加工到咖啡机制造、国际贸易的全链条产业生态。
这种“龙头项目”聚合产业链条、产业生态”的发展路径,契合湖北“产业倍增”战略部署,将空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项目带动的上下游企业集聚效应,不仅让鄂城实现“空港经济核心承载区、区域消费服务新中心”的发展定位,更为湖北产业版图增添特色增长极,以县域经济的“强”支撑全省支点的“稳”,推动支点建设从“总量突破”向“质量跃升”迈进。
“花湖国际咖啡谷”的快速落地,既是楚商回乡反哺桑梓的具体行动,更是鄂州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的有力佐证。从楚商大会的搭桥牵线,到10天完成注册签约的“鄂城效率”,彰显了湖北对企业家的诚意与担当,也印证了“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的强大凝聚力。
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商会搭桥”的协同模式,既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凸显了政府在营造环境、搭建平台中的关键作用。随着鄂城持续敞开合作大门,将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人才集聚,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倍增效应。
一粒咖啡豆,从非洲大陆跨越山海而来,在鄂城的空港沃土上扎根生长,串联起全球资源与中国市场,凝聚起政企同心与县域活力。咖啡的醇香正随空港航线飘向更远的地方,产业链的脉搏在荆楚大地强劲跳动,当无数这样的“微小支点”汇聚成磅礴合力,开放、创新、协同的种子,便会在更广袤的土地上结出产业联通世界的丰硕果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