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日,通辽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企业发展篇”召开。市国资委、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围绕全市经济运行、国企改革、项目建设等内容介绍通辽市企业发展成果,并答记者问。
![]()
通辽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现场。李旭明 摄
市国资委
国企提质增效 改革与项目建设双驱动
“十四五”期间,市国资委推动国有资产规模持续扩量提质,创下历史最好水平。全市423户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从1238.7亿元增至1673.3亿元;营业收入从50.3亿元预计增长到88.6亿元;利润总额从2.7亿元攀升至6.4亿元。其出资监管的121户企业资产总额从716.3亿元增长到780.6亿元,利润总额从亏损2.4亿元扭转为盈利9.7亿元,累计上交税费超10.2亿元,上交国有资本收益4.1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从-1.6%提升至2%,全员劳动生产率跃升至每人每年51.8万元。
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按照市委改革总体安排部署,监管一级企业从9户精简至5户,清理退出“两非两资”企业超40户。接续推进国企改革相关行动,获评自治区A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实现用工市场化招聘,职工总数压缩14.2%,456人次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推行“八级五档”薪酬体系和全员绩效考核,375名相关管理人员签订“三书一协议”。
![]()
文旅集团多元路径盘活十二座“空馆”蝶变悦来河旅游休闲街区。图片来源:通辽改革微信公众号
监管与项目建设同步发力,制定65项监管制度,指导企业建立122项内控制度,明确16项审批核准事项。国企累计投资70亿元实施90个重点项目,涵盖民生工程、旅游开发、粮食安全、新能源开发和生态修复等领域。同时投入290余万元开展18个乡村振兴项目,组织志愿服务超2100次,推动廉洁建设与企业文化融合。
市发改委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十四五”期间,通辽市民营经济焕发蓬勃生机,市场主体达32.03万户,较2021年增长29.3%,民营企业数量突破5万户,增幅43.1%,市场主体满意度提升至90%以上,多项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
通辽市民营经济人事代表共聚一堂、共谋发展。图片来源:通达融媒微信公众号
强化思想与组织引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始终,构建“线上线下”双维体系。26家直属商协会将相关要求写入章程,举办专题培训班6期、企业家大讲堂5期,覆盖超1000名民营经济人士。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委员会和服务局,创新“党建+”模式,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覆盖率达94.34%,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
![]()
通辽市昌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仅用半个月便完成厂房建设与全部手续办理,正式开工投产。图片来源:通辽开发区微信公众号
深化改革优化服务,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审批事项从65项精简至38项,要件减少45%,审批时限压缩至40个工作日内,项目前期周期平均缩短1-3个月。在全区率先推行分阶段施工许可等机制,形成520余件应用案例。四年接续开展营商环境攻坚、争优、创新突破和巩固提升行动,创新推行营商环境“亮晒比评”“三单一函”工作机制,落实1000余项惠企任务,获评“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城市”。推动国企民企协同发展,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9个方面推出23项举措,常态化开展“助企行动”,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来源 │通达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